共8章。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达、不平等条约影响之深刻化、由北伐到抗战、平等新约的内容与今后建国工作之重心、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建国的动脉及其命运决定的关头。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於民国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於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於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本书是蒋先生的政治宣言,从头至尾的描述了他对中国国家/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抗战结束后国家发展的展望。这么一个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和题目,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作评论,只是摘录几个其中的议题,读者自己见仁见智吧。 首先最明显感觉的,就是他十分强烈的民...
评分 评分 评分试图用民族主义来对抗外来的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尝试是失败的,至少在当时。(当然在现在是合适的,当局不正在如是么?)蒋的失误就在于过分的推崇固有文化,从而失去了西化的知识分子失去了本来的中间派,甚至使得本来支持自己的闻一多之类的学者反而会转向中共。无论怎么来...
评分试图用民族主义来对抗外来的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尝试是失败的,至少在当时。(当然在现在是合适的,当局不正在如是么?)蒋的失误就在于过分的推崇固有文化,从而失去了西化的知识分子失去了本来的中间派,甚至使得本来支持自己的闻一多之类的学者反而会转向中共。无论怎么来...
在塑造偶像、洗脑鼓吹、创造理论证明自身正确性神圣性这些方面,国军和土共从出发点到手段都是一个熊样。不同的是老蒋还是像个文人一样用高大上的方式奔着知识分子去了,而在简单粗暴鼓动利用文化水平低下的底层大众方面,老毛的匪气显然是更有效果的。
评分非常枯燥。与当今的政治说教如出一辙。真心不知道国粉是怎么炼成的,看这些都能带劲。大概到140页左右作者聊到某些组织是“变相军阀”、“新式封建”,才说得有点激动起来,也是其得意之笔。
评分当文化通论读还好。
评分粗粗翻过。陶希圣的文笔不错。也算一本“子书”,立场极端保守。很多伪善的说教。书中到处感叹道德问题,批评现代西方文化给中国社会风俗带来腐化堕落的问题,是不是因为蒋某人自己年轻时在上海吃喝嫖赌,亲自实践过这种“新风气”,所以自己深恶痛绝呢?
评分生死存亡之秋,文章还写得如此啰嗦,兵马未动,老蒋就已经在气势上输了。——作为文章,只值2分,作为史料,值5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