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卫民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120105
丛书系列: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国史
  • 历史
  • 杨卫民
  • 新闻出版传播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
  • 上海摩登
  • 资源
  • 上海
  • 红色革命
  • 革命传播
  • 近代史
  • 民国时期
  • 左翼运动
  • 报刊传播
  • 思想启蒙
  • 文化史
  • 城市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1920-1937)》内容包括绪论;中共出版人的革命性和现代性;社会生活史视角下的红色革命传播;关于中共出版人的已有研究成果评析;相关概念解析;摩登上海与革命潮流:中共出版人都市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多元势态下的上海都市发展;多元的政治格局;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市文化的开放和包容;国际环境的巨变及其影响;现代化潮流中的上海出版业发展等等。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一、中共出版人的革命性和现代性
二、社会生活史视角下的红色革命传播
三、关于中共出版人的已有研究成果评析
四、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章 摩登上海与革命潮流:中共出版人都市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
第一节 多元势态下的上海都市发展
一、多元的政治格局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都市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四、国际环境的巨变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现代化潮流中的上海出版业发展
一、上海出版的总体发展
二、各种类型出版的发展
第三节 革命洪流中的上海红色革命传播
一、从卡内基到马克思:五四时期上海出版人的思想和行动转向
二、中共建党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0-1923.12)
三、大革命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4.1-1927.7)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7.8-1937.12)
第四节 红色革命的内涵:中共出版人社会实践的目标探索
一、中共出版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主张(1920-1927)
二、中共出版人转向重视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主张(1927-1937)
第二章 创生与合成:中共出版人群体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第一节 创生:中共出版人的发展轨迹与壮大过程
一、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中共出版人的产生和发展(1920-1927)
二、国民党统治下中共出版人的抗争(1927-1936)
三、中共出版人在民族救亡运动中的力量扩展(1936-1937)
第二节 耦合与内聚:关于中共出版人群体的结构分析
一、年龄、性别和来源地
二、受教育状况和相关文化活动
三、中共出版人的红色革命传播活动
四、中共出版人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章 理想与专业的结合:中共出版人的都市出版生活实践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出版理念考察
一、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三、促进无产阶级的觉悟和团结
第二节 中共出版机构、出版物及其流程分析
一、中共出版机构的创办
二、中共出版人的编辑和组稿
三、中共出版人与出版物的发行、传播
四、中共出版人工作流程中的相关场景
第三节 中共出版人出版实践的阶段、路径及特色
一、出版阶段的变化
二、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并作的两条传播路径
三、出版实践的特色
第四节 中共出版人的坚持与抗争
一、出版经费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坚持
二、出版环境的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抗争
第四章 多重角色下的革命活动: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的加强
第一节 工人的组织者:上海工人运动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对工人的启蒙和组织
二、中共出版人与“五卅”运动
三、中共出版人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第二节 青年的导师:上海教育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中共出版人与平民女校教育试验
二、中共出版人在上海大学的红色革命传播
第三节 同路人:上海先进文化网络建设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中共出版人在商业出版机构中的组织和文化联系
二、中共出版人在“左联”组织中的活动
第四节 都市整合者:上海整体动员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利用节假日进行都市民众联合的宣传,扩大影响力
二、通过国共合作,提升社会动员的领导力
三、通过成立和参与地方社团,加强社会动员中的组织能力
结语
附录 在上海工作的中共出版人代表人物简表(1920-1937)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从新闻出版史、革命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四个角度切入,作者尤善于社会生活史研究角度切入。本书以社会生活史为视角,将中共出版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分析。选取151人作为样板,不免有所遗漏,比如鲁迅和郭沫若、姜椿方、徐伯昕等。有些则不该收入,如应修人、丁玲...

评分

本书从新闻出版史、革命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四个角度切入,作者尤善于社会生活史研究角度切入。本书以社会生活史为视角,将中共出版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分析。选取151人作为样板,不免有所遗漏,比如鲁迅和郭沫若、姜椿方、徐伯昕等。有些则不该收入,如应修人、丁玲...

评分

本书从新闻出版史、革命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四个角度切入,作者尤善于社会生活史研究角度切入。本书以社会生活史为视角,将中共出版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分析。选取151人作为样板,不免有所遗漏,比如鲁迅和郭沫若、姜椿方、徐伯昕等。有些则不该收入,如应修人、丁玲...

评分

本书从新闻出版史、革命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四个角度切入,作者尤善于社会生活史研究角度切入。本书以社会生活史为视角,将中共出版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分析。选取151人作为样板,不免有所遗漏,比如鲁迅和郭沫若、姜椿方、徐伯昕等。有些则不该收入,如应修人、丁玲...

评分

本书从新闻出版史、革命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四个角度切入,作者尤善于社会生活史研究角度切入。本书以社会生活史为视角,将中共出版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历史分析。选取151人作为样板,不免有所遗漏,比如鲁迅和郭沫若、姜椿方、徐伯昕等。有些则不该收入,如应修人、丁玲...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