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二年,太早棄世的青年作家邱妙津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全新改版推出!
邱妙津人生中最熾熱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台灣20世紀末不應忽視的同志文學收穫。宛如從來都遭刻意視而不見的暗綠色地心燐火,一隻披著人皮的鱷魚,在校園生活與情慾關係的冰必底層,悄然地、孤絕地滑動著感覺逐漸消失的四肢.....
不要再相互靠近,毀滅不會終止的。
在你的未來,我想告訴你:
打破任何我讓你產生的想像,努力去愛一個人,
但不要過份愛一個人,適度地愛,也不能完全不愛,
那種愛足夠讓你知道現實裡怎樣作對他才是好的,
那種愛足夠讓你有動力竭盡所能善待對方。
即使你因而不愛我了,
但沒有關係,我希望你現在和未來活得好,
那就是努力去愛別人,
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免於悲傷
從前,我相信每個男人一生中在深處都會有一個關於女人的「原型」,他最愛的就是那個像他「原型」的女人。雖然我是個女人,但是我深處的「原型」也是關於女人。一個「原型」的女人,如高峰冰寒地凍瀕死之際升起最美的幻覺般,潛進我的現實又逸出。我相信這就是人生絕美的「原型」,如此相信四年。花去全部對生命最勇敢也最誠實的大學時代,只相信這件事……。
邊緣的生命地帶;糾結的同性情慾,在冷、冷、冷的灰域之間,傾聽邱妙津--一隻寂寞鱷魚的真摯告白……。本書也台灣在二十世紀末以來,極為重要的同性戀小說。「鱷魚」可以說是作者自己的化身,是披著人皮的「偽裝的人類」──這件人皮是鱷魚的束縛,是邱妙津的束縛,也是所有同性戀者的束縛,書中單數章節以七個男女主角的同性戀、雙性戀的情欲、精神世界為主軸,通過解放的性及性別觀點,企圖為八○年代新生代青年作全新的精神分析。雙數章節則以一擬人化鱷魚的獨白,另組合成獨立於單數章節之外的寓言,諷刺、影射「鱷魚╱性異常者」在人類社會孤獨、受壓迫的命運。單數、雙數章節以不同材料、敘述手法的雙結構牽動出同一主題的心理及政治層面。
■作者簡介
邱妙津
台灣彰化人,1969年生,1991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1992年12月前往法國留學,1995年6月25日在巴黎自殺身亡,享年僅26歲。邱妙津多方面的才華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充分顯現,曾以〈囚徒〉獲得中央日報短篇小說文學獎,並以〈寂寞的群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除了寫作,邱妙津還擔任義務性的心理輔導工作、雜誌社的記者,同時拍攝了一部長度三十分鐘的十六釐米影片《鬼的狂歡》。
1995年6月邱妙津驟然辭世讓台灣文壇一陣驚愕,隨即引起一股同志文學的討論風潮。同年10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書中的「拉子」、「鱷魚」等詞也成為台灣女同志襲用的自我稱號。1997年2月台灣同志首次舉辦十大夢中情人票選活動,邱妙津獲得女同志夢中情人的榜首。2000年9月,她的遺作《蒙馬特遺書》不但在上海正式授權出版,也由前衛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這都證明邱妙津作品的影響之日久不衰。她的主要著作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鬼的狂歡》等。
鳄鱼 你好吗 你该不再觉得疼了吧。你走到全世界的屋顶然后纵身一跃,你太顽皮。 爱最接近死亡的本质,你已看清,还是飞蛾般临近。你并非离经叛道之人,你读了很多书,是可以批判唾弃一些经纶。你所怀疑的三大制度:求学工作与婚姻,也还是按部就班地去上大学找工作啦。成为加...
评分“心灵无法接纳或被接纳,必须用最尖锐的利器刺入最激烈跳动的器官来停止疯狂的一切。死亡已经变成爱的升华,以及她一直以来追求的艺术。” 现在是2017年4月14日晚11点30分,距离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已经快22个年头了。你永远定格在26岁,而活着的我正一步步地向你的岁数靠...
评分我的盲点 ——序邱妙津简体版作品集 在文学的阅读上我有我的盲点。 知道是“盲点”,却不愿意改,这是我近于病态的执着或耽溺吧。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 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
评分邱妙津系列小说看完,断断续续花费六年时间,由最初接触时心怀战兢不敢太近却如鸩毒,越饮越渴越渴越饮,到最后终于安心来解开心灵的密码。 三岛由纪夫这样描述青春:把往事捋平褶皱叙述,总能较为从容地带游客一一历览,特别是每个闷不作声的少年内心,总有一段...
评分看了一小半,看不下去了。 好像是一个人的呓语,模糊了认知。 唯一打动我的是那句 知道是相爱。 让我小小的浑身发麻了一下。 浑身发麻是对于打动我的作品的最高评价。 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听多了阿蒙念的女马,总觉得台湾人写的小说看起来都带了一种幼稚的固执。还是奇声怪调的台...
绝望太深,自我剖析太多太赤裸。读了一年多才终于看完,累得慌。基于不主张痛苦地阅读,给三星(半)。好这口风格的倒是可以看看。
评分在她的文字肌理里找到一种相同的磁场。因为这种[共性],让人感到如此亲切。她对于思想的宝塔建造有一股执着的蛮力,文字中思想的密度,胜过辞藻的华丽,这一点让她和很多作家区别开来。成为一种辨识度,以至于在看到《蒙马特遗书》时,轻易就可知道是她所写。一再往深度里去挖掘具有永恒性的自人类诞生起的魂灵之痛与乐——这就是[共性]之所以诞生。
评分我觉得我还是没有办法爱上邱妙津。整个台湾岛,唯一美好的东西大概就是他们的综艺节目了。一个26岁就死掉了的人,她的领悟毕竟是有限的,无论她多天才。她的深度也许非常够,可谁都无法否认其范围的狭窄。而在一个过于狭窄的范围里发展得太过深入,最终结果,要么是变成神经病,要么就是像邱妙津一样,自杀。
评分充满欲求却自我毁灭的同性之爱,细腻却绝望。
评分不要再相互靠近,毁灭不会终止的。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免于悲伤。看得我抑郁死了。拉子,水伶,吞吞,至柔,梦生,楚狂,小凡。不自觉沉入的阅读过程,两个月的日日夜夜。亲爱的鳄鱼,你的词语有魔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