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从未携手的人,何必挂念。
★ 蒋晓云不止是天才,简直可说是写小说的全才。
——夏志清
★ 人生一世,有许多缘分,有些缘分是一辈子,有些却只是短短一程,即使仅仅同行一段、赏过同一处风景,亦是缘分。缘来珍惜,缘尽离去。是为随缘。
★ 《掉伞天》、《乐山行》和《姻缘路》荣获“联合报小说奖”
《掉伞天》是蒋晓云早年成名短篇小说集,收入了三度荣获“联合报文学奖”的作品。
人生一世,有许多缘分,有些缘分是一辈子,有些却只是短短一程。蒋晓云笔下的现代青年男女,谈恋爱往往现实而自私,最终只能嗟叹缘浅。不如那些平淡相守一生的老人,他们拙于谈情,却更懂感情。有人绝症不愿拖累家人选择自尽,有人黄昏相恋感情真挚,也有人一生孤独乐于助人,而这些人的情感更令人感动,整本书正是展示了一幕人世百态。
蒋晓云
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
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随缘》,一九七六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作品后来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
一九八〇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
二〇一一年春天出版长篇小说《桃花井》,同年夏天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
第一次读蒋晓云是读《花好月圆》。是一年岁末回老家过年,百般聊赖,绕了不少路去中学时常去的一家书店闲逛。大概是到处拆迁的北方冬天的县城映着节日里的红灯笼和不分时间就响起的烟花炮竹声造成的心中的凄徨,看到“花好月圆”的四字小楷神清气闲的印在花团锦簇的绿绸子棉袄...
评分乍看上去,《掉伞天》其实是一部充满矛盾的作品:尽管是蒋晓云在内地出版的“新作”,但集中的作品却大多是早年作品;作品的题材十分单一,几乎是清一色的“婚恋”主题,却道尽了人世间的种种情态与羁绊。 说实在的,在读过了《桃花井》这样已经“尽善尽美”的出色作品之后...
评分这本书是我15年买的,去年16年陆续读了一半多,剩下的是最近这两天才读完的。很抱歉前面一些的内容几乎都忘记了,盛名在外的《姻缘路》讲些什么已经全不记得,重新翻看也觉得没有戳中我,只剩下《乐山行》萦绕在我心头。 都是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但放大看,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却都...
评分巴尔扎克的小说,现在来看,一点也不过时,我们不会因为他只写了那个时间的故事而觉得冬烘。 但蒋晓云的小说,从头到尾都很想让人说,这,真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吗? 太……太……太过时了。 写同性恋那篇,我的天,都什么时代了,同性恋就只有骗婚这一个面向吗?...
评分深夜读完《掉伞天》,实在是心绪难平。想起上一位看过的华人女作家是严歌苓,虽然好看,但总需要耐着一点性子,才能把全本读完,《小姨多鹤》和《白蛇》是我最喜欢的两本,回想看这两本时的感觉,和今天看完蒋晓云,完全不同。 可能得益于《掉伞天》这部短篇集是蒋晓云二十几岁...
终于发现,蒋晓云给短篇作品取的名字越好听,故事中角色的人生就越不幸。不过她笔下的女人真不像女人,像为了证明独立或者人妻而存在的“新女性”和“人妻”。
评分最喜欢掉伞天,小花,和姻缘路三篇。姻缘路非常真实,小花有气血,掉伞天则是,明明没有目的明确的期盼,却偏偏有含义复杂的遗憾,是千回百转后的泪中带笑。蒋晓云真是懂世故,懂男女,懂感情。小说写的爽利。
评分二十多岁时的作品,确实也就是#言情小说家#。被比为张爱玲的女作家得有七八十个了吧,真是全部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张爱玲啊。
评分阅读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一种故事听到一半,说书人不说的感受,不开心。
评分普通人啊,不过情情爱爱,各自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