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一名精神科医师、医学博士,也是国际知名的生死学大师,
她改变了数百万人处理死亡、面对临终病患的方式,同时也是安宁照护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之一。
她接受超过25个以上的荣誉博士学位,所写的著作已有二十种不同语文的译本。
三十年前,她的书《论死亡与濒死(On Death and Dying) 》被纽约大众图书馆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百本书之一;在那本书里,她阐述了现在已经为世人所接受的观念,也就是濒死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 沮丧、接受。
她许多其它的书籍包括了《The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大衛.凱思樂(David Kessler)
他是安宁照护界的先锋与领袖,帮助过数百位男女临终病患。
其革命性的作品《The Rights of the Dying》已翻译成十一种不同语文的版本。
现居住在洛杉矶。
曾想過,這一生擁有幸福快樂,但真正算活過嗎?有人活得精采,活得耀眼;卻也有人活得渾噩,活得隨便。
承如她在書中序言說:『我們來這世上都有很多課題要學習,在臨終的人身上尤其看得更清楚。人在將死之時總能有很多體會,只是往往已來不及實踐。我想我沒有死是因為我還有最後的課題要學習。這些課題是人生的終極真理,是生命本身的奧秘。我希望再寫一本書,不談死亡,談生命與活著。』
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在幾經死神叩門後,如此的狀況下卻不輕言死去,更是轉化念頭,人生還有未學完的課題。發覺應該再寫一本書,將人生真理、生命奧秘分享給群眾,與我們談生命;談活著。和我們分享真誠、愛、兩性、時間、恐懼、耐心、屈服、快樂等生命課題。
這是兩位大師合作下,粹煉出精采的個案故事與生命體驗。由兩位生死學大師的對談合聲中,引導讀者從那些臨終者身上學習到無價的生命功課。如同另一作者大衛‧凱斯樂在書中提到:『臨終之人往往是偉大的生命教師,只有到了生命崖邊,我們才看得最清楚。』
透過書中15章節,作者完整表露我們生命中恐懼、希望與人際關係的真實面,更重要的是呈現生命存在的偉大,仔細聆聽兩位大師的精采生命課題。
买它,读它,再读它,并没有什么可说的。。。 只是觉得,它是好书,或多或少,能给我些启发。。。 它做到了!看了开头,就知道此书不虚。。。 看完第一章,想做的,不是接着读第二章,而是回头再把第一章重新读一遍。。。 里面经典的话,很多很多。。。 值得深思的语句,...
评分伟大的人并不是比别人多拥有什么 只是去除了更多的杂质 显露出最好的一面 有些角色是被迫接受的 p.s【所有的不快乐是因为慢慢有了对自己社会性质的轮廓勾画而产生的 简单说来就是人生出现了可以或必须拿来参考的边框和行为标准了 人之常情来说 这样的意识形态也没什么问题 但...
评分这本书的功能类似于心灵鸡汤,安抚你躁动、烦恼、矛盾的心。”渴望得到认可却有害怕付出了之后,毫无收获,不知道实际上最大的收获来源于付出的过程。”我觉得书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但这个观点还是很难让人接受,付出与收获的标准?
评分“愿上帝赐给我平静的心,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上帝赐给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上帝赐给我智慧,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是作者的座右铭,如同这本书一样出色,。这句话来自最前线,当人与人面对死亡时,心灵的对话,沁润了一种亲切感与真实感,书里的每一行字都浸透着...
其实很好的书,可是最近心境不适合
评分其实很好的书,可是最近心境不适合
评分是的 我们会出色完成课题
评分是的 我们会出色完成课题
评分其實沒有很好看, 有點教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