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沃尔夫(1923-1999):出生于维也纳,1940年到美国,进入纽约王后学院求学,二战爆发后曾参军入伍。1946年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任教。主要兴趣点是人类学中的宏观研究和历史解释,主要著作包括:Anthropology(1964);Peasants(1966);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1969)等。
本书选取1400年这个时间作为究的参照点在那结点上,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欧洲作为一种新变化趋势的心力量迅速崛起,欧洲大陆以外的其他不同来源的社会组和族群逐被卷入到这个全球性联结的整体中。作者秉承了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和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观念,以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在各大洲之间扩展为核心,考察了不同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人群对这一巨大变化所做出的回应。
翻的不怎么好 作者好像持的是老马的劳动价值论,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剥削论(从书名也可以看出来), 至少可以对移民史(比如巴西为什么会有意大利人,以梳理欧洲足坛,欧洲南美双重国籍的一些人物的成因),和一些经济作物(可可,橡胶等)的在全球的种植史 角度还是没见...
评分沃尔夫一再强调“人类学应该发掘历史”,尤其是部能解释当代世界的社会系统如何演变为现今面貌的历史,需要以对于诸社会、包括对我们身处的社分析眼光重新审视。 他指出关切历史的政治经济与政治经济的历史学两者都有必要,文化分析与田野的民族志两者亦然。沃尔夫将此种分析的历...
评分Wolf在导论中表明其核心坚持是对“过程”的强调。基于此,“民族”“文化”“×人”这些曾经出于某种独断论而长期被当作自明主体的概念,现在必须作为生成的历史过程来对待。这些语词的能指和所指都处在极其广大的历史之流当中,虽然是按完全不同的脉络。而且,它们的发展和演...
评分 评分速记: 1.导言很精彩的在一个小节里围绕人类学从研究“原始人类”起家的整个理论史做了回顾总结。 2.指出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一件事情,而要证明这个观点则是另一个问题。 3.作者选用了马克思的概念和理论。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既包括实用工具性的一面,也包括意识观...
从唐毛处厚颜夺之。
评分對於世界1400年的分析很有意思,游牧民族穆斯林那麼如今那麼瘋狂應該是其自身歷史上徘徊不定沒有安全感造成的好斗和統治階級為了統治部落而形成的宗教崇拜的獨一性。
评分intro是写得最好的。与frank是一路,这一路应该已经成了一个流派或者传统了吧。与scott是貌合神离。
评分此书先在台湾麦田出版
评分此书先在台湾麦田出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