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159
译者:
出版时间:2006-6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704764
丛书系列:季羡林言谈系列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读书 
  • 个人修养 
  • 散文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 教育 
  • 文学 
  • 杂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是《季羡林谈人生》之后有一结集,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关于读书 从古至今,能够保存人类智慧的除了实物,就是文字书籍了。所以我们看书就是在吸取、继承前人的智慧。季老在前几篇文章中提到对自己影响比较深远的书籍,他更看重有理有据的考证。 2、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评分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读《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季老说:“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 ...  

评分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读《季羡林谈读书治学》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季老说:“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 ...  

评分

初读时十分不明白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篇幅讲考证 于是乎没有多大兴趣读下去 再读时 才醒悟到 原来这不仅仅是考证两个字 包含的更是对学术研究认真严谨的态度 甚至渗透在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对于问题的观点 他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敢于提问 要把问题放在脑子...  

评分

1、关于读书 从古至今,能够保存人类智慧的除了实物,就是文字书籍了。所以我们看书就是在吸取、继承前人的智慧。季老在前几篇文章中提到对自己影响比较深远的书籍,他更看重有理有据的考证。 2、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第一本被我扔掉的书。无价值。就这种能耐还敢撰文结集,真是不知羞耻。

评分

季老先生说的都是些大道理,如果早读十年可能更有益。不过放在书架上,感觉能随时与季老攀谈,也是种乐趣。

评分

是书编得一般

评分

老学者治学总是让人钦佩的严谨。

评分

贵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越抓越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