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1947~)及其夫人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1950~),是当代美国重要的电影理论家,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荣誉教授,法国电影资料馆(Cinemathèque Française)顾问,国际电影学界最多产、最伟大的教科书编纂者之一。波德维尔是“认知电影理论”的创始人,并以其对小津安二郎、爱森斯坦等人的“作者”研究、电影叙事学、香港电影研究、电影风格史的研究而广受尊敬;克里斯汀则是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的领军人物,她的Breaking the Glass Armor(1988)是公认的新形式主义经典著作。
波德维尔夫妇著有多部享誉世界的电影学理专著,如《电影风格的历史》,《世界电影史》,《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其中,《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在世界范围内最为畅销,是一部最深入人心的作品。
2007年3月,大卫·波德维尔以其对亚洲电影尤其是香港电影的持续关注而荣膺“亚州电影学术研究大奖”。
说实话,个人以为《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存在很大问题。不过我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本身就是这样的。我正在找英文版看。 这个问题就是,作者就一个概念进行了很多论述。但是致命的是他首先没有对这个概念本身作出严格的定义和阐述,而假设大家都懂了一样。 ...
评分首先这本书绝不是入门之选。 作者所讲述的各个话题,采用的是讨论和探讨的形式,里面经常会假设你懂了一些电影方面的知识。 其次,他讲述一个话题时,没有一个总体的描述,往往是描述其中的几个典型情况。这也是评论的样式,而不是教科书的形式。对于初学者,只会更加迷惑。
评分首先这本书绝不是入门之选。 作者所讲述的各个话题,采用的是讨论和探讨的形式,里面经常会假设你懂了一些电影方面的知识。 其次,他讲述一个话题时,没有一个总体的描述,往往是描述其中的几个典型情况。这也是评论的样式,而不是教科书的形式。对于初学者,只会更加迷惑。
评分看这本书是因为这是上个学期学电影学的教科书,不能好看不好看,因为它是知识类的,但我只能说,实用类的. 里面是大多数电影的拍摄手法,我当时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的感受是: 我也许可以去当导演了... 其实电影都是这么拍出来的... 对我的意义深远..
评分说到电影艺术,很多人可能只是看电影,而很少去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电影是一门艺术,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共同冲击,使观众能够得到一种超现实的感受。大卫波德维尔这个名字在电影界可谓是耳熟能详,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合著的这本《电影艺术》被翻译成了许多种语言,这本...
以前读电影类书籍,讲到小津,提到他的360度原则,总是褒扬,赞其跳脱了好莱坞连贯性剪辑的180度原则。那时我总是不解,疑问着既然小津是日本导演,那么他也有可能并不知道好莱坞的180度原则呀。这本书给了一个让我恍然大悟的答案——(360度原则及图形匹配)并非故意暧昧不清,也非为了在叙事中承担符号功能。它只是意味了时间、空间和叙事逻辑之间的一种新关系,不像经典叙事电影那样,时空元素只是为了创造清晰的情节线。小津将它们提升到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高度。
评分某导演送我的第五版,强行啃了一半后,才发现还有第八版,心如万马奔腾,然后又继续将之啃完后,感觉自己对电影理解还是更深了一部,只是因为书中有很多老电影,一边补片一边阅读效率实在太低,不过也还是可以当作对世界电影史的回顾吧。
评分电影启蒙书
评分有图的第八版更好看
评分某导演送我的第五版,强行啃了一半后,才发现还有第八版,心如万马奔腾,然后又继续将之啃完后,感觉自己对电影理解还是更深了一部,只是因为书中有很多老电影,一边补片一边阅读效率实在太低,不过也还是可以当作对世界电影史的回顾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