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听说《萌芽》时,将金灿灿的光环价值其身且仰视,《萌芽》引领了80后的文化流行趋势。 这是个才子迭出的时期,亦是个混乱、迷惘的时期。从韩寒到郭敬明,从张悦然到蒋方舟,等等,他们跳出了那见鬼的作文模式,抒发着自己那或细腻或豪放的情怀,他们是大家的偶像,乃至精神家园。那时的我,喜欢韩寒在那里嬉笑怒骂地抨击中国教育制度,喜欢郭敬明那小小的莫名的悲哀。自己也曾算是个文学小愤青呢,悲哀的是现在的文字完全看不出先前的影子。不知什么时候,被生活磨砺的中庸了,属于改变不了环境只好改变自己的态度那类可怜虫了。正如《...
评分以反叛应试教育而闻名的“新概念作文”,日渐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考试。 创办于1999年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被誉为中学语文的奥林匹克,带着“新概念”光环走出来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已经是中国图书市场炙手可热的新星。2004年2月,少年作家春树、韩寒以及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他们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 在2004年2月《福布斯》发布的2004年“中国名人排行榜”上,郭敬明赫然在列,名列第93位。这些借助新概念作文而浮出水面的年轻人,形成了日渐庞大的“80后”...
评分今天看了韩寒更新的blog,才知道《萌芽》原来已经发行50年了。 于是想起和《萌芽》一起度过的n年…… 最初和《萌芽》的接触是同学的厚厚的两本新概念获奖作文选。第一届的几乎篇篇精彩,还能依稀记得一些名字和文字,徐敏霞、宋静茹、刘嘉俊、许思窈,还有一个后来再不曾听说的作者精彩至极的《东京爱情故事》。 自然而然地对《萌芽》这本杂志产生了好感,于是订阅了一整年。并不如想象中的精彩,毕竟不能和新概念相比,但也算一群青春少年不拘一格的作品。即使有模仿的痕迹,也透着清新的气息。 接着就是新概念的第二届第三届,一届不如一届。一群少年...
评分晓得萌芽,是因为新概念,第一届,我买了全套的书回来仔细膜拜,喜欢韩寒的《杯中窥人》,和另一部爱情小说,名字只记得模糊的,好像是《流星划过天际》(好像是这样,真的不记得了),在里面,我第一次知道有种叫more的女式烟。第二届只是稍微看过几篇,便觉得大不如前,再后来的,几乎都不看了。开始连续的买萌芽,是因为连载《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时候我高三,快高考。不可否认上大学之前那大半年的我一直是很迷恋郭敬明的,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喜欢忧郁啊,什么眼里淡淡的忧伤,简直迷恋极了(听我口气就知道,我早就过了对GJM的迷恋期了,过去三年和现...
评分今天看了韩寒更新的blog,才知道《萌芽》原来已经发行50年了。 于是想起和《萌芽》一起度过的n年…… 最初和《萌芽》的接触是同学的厚厚的两本新概念获奖作文选。第一届的几乎篇篇精彩,还能依稀记得一些名字和文字,徐敏霞、宋静茹、刘嘉俊、许思窈,还有一个后来再不曾听说的作者精彩至极的《东京爱情故事》。 自然而然地对《萌芽》这本杂志产生了好感,于是订阅了一整年。并不如想象中的精彩,毕竟不能和新概念相比,但也算一群青春少年不拘一格的作品。即使有模仿的痕迹,也透着清新的气息。 接着就是新概念的第二届第三届,一届不如一届。一群少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