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3
读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第一次接触《读书》,是在高一和高二时的语文课上。我们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思想非常活跃,也非常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经常从《读书》上选择一些写作精美,或者思想深刻的文章,上课时读给我们听。优美而又深刻的文字,加上她朗读时悠扬婉转的语调,让我感觉就像在思想的大海里畅游,呼吸着清新隽永的空气。 第一次买《读书》,是2001年第12期。那一期的文章非常好——确切地说,是讨论的事情非常符合我的兴趣。当时恰逢“911事件”之后的两个月,美国在联大发飙,接着美国出兵阿富汗,国际上一时间因为所谓“反恐战争”而搞得浮躁喧哗。那一期的杂志刊登了...
评分《读书》和《万象》 2005.1.6 昨天在博雅堂看到2005年第一期的《读书》和《万象》。《读书》自然是要买的,从99年以来还没有哪期落过。《万象》以前没买过,不知怎的,我有点觉得它太小资,不过这一期的封面很漂亮,拿在手里摩挲良久,最后还是决定买下来了。后来看到定价吓了一跳,竟然从6块涨到9块了,唉,现在买书也快变成一种奢侈了。 不可否认,《万象》的可读性确实要比《读书》高,看看标题就知道,都是些益智怡情之作,读着好玩,看着轻松,也能从中知道不少掌故,况且文笔又是这般漂亮。相比之下,这两年的《读书》颇为人诟病,即使是...
评分是一本可以用来读很久的书,倒不是读很多遍, 买回来甚至都不会急着去读,总觉的它就在那, 等你想读书了,仅仅是想书了的时候去翻开它, 一本书读久了,就不要让它有震撼你的想法, 最好是亲切.
评分其实《读书》并不厚,但是每一期都有一种,看得快也忘得快的感觉,所以虽然从九十年代积累了大量的《读书》,但是每次从书柜的底层把它们拿出来掸去灰尘时,就发现自己总有一种似曾相识却陌生的感觉,每一个如鼎的名字出现在眼前,如烟云一晃而过,真对不起这些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分子的心血之作。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发现问题出在,自己对一本杂志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杂志者杂也,思想杂,内容杂,作者杂,观点杂,地域杂,国别杂,种族杂,信仰杂,写作背景杂,动机杂,与编辑的关系杂,这一堆杂的结果就是再高明的编辑,再高尚的宗旨,做出来...
评分后现代,就是现代主义的市场化。现代主义还有批判精神的个性,后现代就只剩下了嘲笑。意义不再存在。嘲笑成为社会风尚,痞子就成为了社会明星。——《读书》10年1期刘再复李泽厚对谈 于是乎,和胡颖造句—— 文学就只剩下了广告。 美术就剩下了广告设计。 奶粉就只剩下了三聚氰胺。 房地产就只剩下了央企。 真理就只剩下了任志强。 真实就只剩下了宋祖德。 历史就只剩下了明朝那些事儿。 孔子就只剩下于丹。 博客只剩下了微博。 季羡林只剩下了书画。 煤老板只剩下了房产。 矿工只剩下了半条腿。 人民就只剩下了被。 传说就只剩下了哥。 兄...
读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