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开始看读者,每月从菜金里面省下来也要买它——为此每月的早上和晚上永远只有总共4只淡馒头,中午只有一份最廉价的荤素混炒食堂菜加干饭,一直喜欢这样看《读者》,就算有奖学金,就算开始给老师描图挣零用钱,也是先保证每月的这份杂志,再考虑加菜打牙祭,一直到工作。 不适合所有的人读,也不适合适合的人群在所有的时段读,只是碰巧适合读而已,所以以为杂志还行,不能给更多的人推荐。 还是很温馨的1份杂志,让人可以偷偷在心底、在冰冷的假面水泥森林里面,感受一份遥远而亲切的烛光。
評分好像变水了,很长一点时间我都是看完广告再看内容的,一般先挑一两篇看看,让后再挑几篇看看,不好看的最后看,或不看!
評分《读者》:遍布天下的秘籍? 西藏海盗 一 3个关键词 1为心灵建造的牧场? 在旅德摄影家王小慧的那本《我的视觉日记:旅德十五年》里我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看到讲她在遇到:心灵的牧场“这样一个比喻时是多么的欢喜与激动,对着这么一个比喻她在文字里絮絮叨叨赞赏不已的把玩了半天,我是很有些惊讶的。相信很多中国人也会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关于人生关于心灵的比喻在中国已经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翻翻〈读者〉2006年春季卷即1-6期(本文以这6期作为研究对象),我们不用丝毫的努力就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文章题目: 点一盏感恩的灯...
評分初中的时候开始买 一直到大学 期间读者发生过一次改版 在2000年由一月刊变为半月刊 质量很明显每况愈下 2000还凑合 自2001年起买读者便只成为一种惯性了 原来的读者是丰富的 有心灵的安慰 也有对世间不平的愤慨与披露;严肃的 幽默的 稀奇的 前卫的。 2000后则像一道清泉 读者中世界是如此的清澈 真是水至清则无鱼 心灵的安慰和希望固然需要 但不是每个人在北极探险或者掉进无人洞穴的时候 都可以发生一些奇迹 来证明心灵的力量 并以此教诸世人。 我们都知道 这个世界并不是如此的简单。
評分很奇怪,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的评论居然只有区区6条。 高中的时候,偶然听前排的男生推荐一本叫《读者文摘》的杂志,便借来一看,这一看不可收拾,一本杂志相随了八年,至今所有的杂志我都还保留,整整齐齐地放在书柜,占据了整整一个柜子。 从前的《读者文摘》是月刊,那时候还没有东方书报亭,每月底时,便到书摊寻寻觅觅,买到一本就贪婪地读,一般这一本不看完是不会睡觉的,到了第二天还会拿出来再细细读一遍。似乎那时候的刊物还不是很丰富,读者以其清新文风和温馨故事感动着我,伴我念完高中、大学,直到工作。 工作以后还保留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