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傢、科普作傢。生於法國南部農民傢庭。從小就對鄉間的花草和蟲鳥非常感興趣。由於傢境貧寒,他中學沒有讀完。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先後取得瞭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與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46 年,法布爾在阿雅修中學教書,開始潛心研究昆蟲的習性和生活特徵。1878年,他發錶《昆蟲記》第一捲,此後《昆蟲記》其餘各捲陸續齣版,至1910年齣完。1915年,法布爾病逝於傢中。《昆蟲記》共10捲,是法布爾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心血的結晶。法布爾以優美的散文化筆調,在書中詳細真實地記錄瞭100多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死亡等,全書滲透著法布爾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之情,體現瞭法布爾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昆蟲記》在法國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突齣的地位,法布爾也因該書被後人譽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傢法布爾依據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曆和成果撰寫的一部關於昆蟲的作品。法布爾以人性觀照蟲性,用散文化的筆調在書中真實地記錄瞭各種各樣的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生育、死亡等。全書滲透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之情,體現瞭作者細緻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
作品既是一部昆蟲學的科普書籍,也是一部描寫昆蟲的文學巨著,是科學與文學完美結閤的典範。它自問世以來,在世界上引起一片贊嘆之聲,先後被誠成60多種文字,被人們稱為“昆蟲的史詩”,法布爾也被人們贊譽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動物心理學的倡導人”。1910年,晚年的法布爾曾因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提名。
没法不喜欢《昆虫记》,没法不喜欢法布尔,任何一个关注人类以外的事物的人都叫我喜欢。尤其让我喜欢的是他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质疑,我以为那已经是真理,竟然不知道原来也是可以质疑的,真蠢。厌恶进化论已经有些时日了,遇到法布尔,才得以解脱。 法布尔是清贫的,他...
評分看到它之前,我已经有了《昆虫记》的全卷本,甚至节译本也有了两本。可是,面对着如此精美的插图本,实在抵御不了它的诱惑。不论是里面那十二张漂亮插图,还是灵活美观的文字排版,都可以说是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纯“图”书。 看着它,也情不自禁要揣挪地想:还难为这个搞整体...
評分刚看到蜣螂这一章,法布尔写道:“食物的圆球做成后,必须搬到适当的地方去。于是甲虫就开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紧这个球,再用前腿行走,头向下俯着,臀部举起,向后退着走。把在后面堆着的物件,轮流向左右推动。谁都以为它要拣一条平坦或不很倾斜的路走。但事实并非如此!它...
評分抱了两只西瓜回去啃秋,啃着啃着,夏天也就过去了。 夏天是太匆促的季节,因为热,不耐烦,所以更短。草木一瞬间高成蓬了,太阳一眨眼升上天了,连雨都下得稀里哗啦,倏忽来去,匆匆忙忙,不像其他三季可以有余暇好好品味。这其中也包括蝉声,那样一种单调、不间断、令人烦躁...
評分2007-2-8 四 多云 风 读完《昆虫记》卷一。花城版,梁守锵译。 P175这便是我所看到的情况,而且是安闲自在、十分方便地看到的,观察要做到无可指责就要有这样的条件。膜翅目昆虫的动作精确得连科学也会艳羡不已;它知道人类几乎永远不知道的事情;它了解它的猎物完整的神经器官...
記憶最深的 法·法布爾,當時覺得這人名字真怪,其實是法國人。
评分忘瞭?重讀
评分可能我真正的閱讀應該從小學時讀的三本書算起——《格列夫遊記》,《名人傳》,《昆蟲記》。當時讀《格》覺得太囉嗦,遲遲進不瞭劇情;讀《名》覺得太厚重,離自己太遠;讀《昆》感覺最好,原因唯獨“有趣”二字。十多年後的今天再讀覺得還是那倆個字。“有趣”,最簡單的要求,但有多少聰明人為它想破瞭頭。
评分小時候讀的~
评分忘瞭?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