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屠格涅夫《罗亭》14 2019.02.20 俄罗斯大作家屠格涅夫《罗亭》,2019年第14本读物。其中,陆蠡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戴璁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屠格涅夫文集》第四卷。篇幅不长,仅11.4万字,162页。【五星+】。 几十年前第一次读的是陆蠡译本,这次读的是...
评分 评分从早上7点到现在,当花了大半天时间读完这片小说,我不只是看到了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罗亭。更多的是让我去沉思:那些一个个拜倒在罗亭激情的言词之后的迷茫与无助的地主、夫人和小姐们,他们的热情、狂喜、崇拜。以及当发现罗亭与他们设想的不一致的时候,表现出...
评分高声朗读的练习使她浑身冒汗,事后还抱怨说她的眼睛像肚脐那样缩了进去 女人同时要骑三匹马,除了睡觉,她们永远不会下马-吹毛求疵,捕风捉影,叽叽喳喳 有三种个人主义者: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个人主义者;自己活却不让别人活的个人主义者;最后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让别人活的个...
评分罗亭的人生,遗憾
评分罗亭的悲剧在于,坐而论道,懒于行。结尾罗亭参加革命死亡实在是突兀,篇幅太短,该说的都没说,该刻画的都没刻画。
评分他真诚,有想法,热爱真理,有热情,却无勇气和能力实行,结局为屠格涅夫1860年再版时所加,在俄国没有投身的行动,在巴黎化为现实。想到自己,想到许多知识分子,触目惊心,许多感慨,推。
评分他真诚,有想法,热爱真理,有热情,却无勇气和能力实行,结局为屠格涅夫1860年再版时所加,在俄国没有投身的行动,在巴黎化为现实。想到自己,想到许多知识分子,触目惊心,许多感慨,推。
评分罗亭 19世纪经典的俄国青年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 善于言辞 充满对理想的热情 虽然最后一事无成 但是最终 他高举红旗 在法国工人运动的街垒战上 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终以殉道者的悲壮实现了践行了自己崇高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