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尔文•托夫勒,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毕业,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

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来学者,两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5月,两人的最新作品《财富的革命》全球同步出版。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托夫勒
出品人:
页数:290
译者:黄明坚
出版时间:2006-6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06347
丛书系列:阿尔文·托夫勒未来学丛书
图书标签:
  • 未来学 
  • 第三次浪潮 
  • 社会学 
  • 托夫勒 
  • 经济 
  • 社会 
  • 未来 
  • 互联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在20多年前预见的未来是: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运动的兴起……时过境迁,如今我们才发现托夫勒的预言竟大多已成为了现实。

  20年前的《第三次浪潮》在打开国门之初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冲击,其影响至今仍然连绵不绝。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现在正亲历着如托夫勒所言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大变革的强烈冲击让我们感到动荡和不安,而托夫勒的著作则给我们指引出了清晰的路向。

  托夫勒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许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仍在指引看他们“创造未来”。

  在新世纪之初,让我们重温托夫勒的这部经典作品,感受托夫勒惊人的激情预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第三次浪潮,80年的作品,至今看来仍然耳目一新。作者将历史的发展时期分为三个浪潮:第一次浪潮(农业),第二次浪潮(工业)以及第三次浪潮(后现代后工业…)。8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二次浪潮开始消退正要进入第三次浪潮之时。作者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对第二次浪潮进行总...

评分

读物理时,老师讲物理的“美”在于简,你看昨天,今天和明天,原来不过如此。 读管理时,教授说管理的“要”在于变,你能知昨日之非,今日之是,明日之止,也就得其“要”了。 读心理时,导师说心理的“义”在于善,你能描述当下,预测未来,一切价值在于成人之美。 未来是可知...  

评分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它才是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我所读过的别人的思想只是他人留下的残羹剩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 —叔本华 一、撬动变革的关键科技 (一)绿色能源——面对能源危机,只有未雨绸缪。而一旦绿色能源以及能源存储技术...  

评分

这本书耗了很久,断断续续很长时间,到现在才看完。本来看完书应该写点读后感什么的,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很无知,而且文辞又不啥地,不敢写。尤其这本书,更加不敢评论,因为一次看不透。书的内容是看得懂的,是非常精彩的,很有启发性的。作者被定位为未来学家,不过这书...  

评分

没细读,大致翻了一下。 这本书是20年前写的。但里面的内容用现在的眼光看也很难找到落伍之处。 如果要看未来,不仅仅要考虑科技,还要考虑文化,科技发展之后的人的变化,再考虑这变化给文化,科技,社会反过来的作用。 真复杂,这事还是教给这书去解释吧。 不错,我们正...  

用户评价

评分

洞见

评分

结构松散,我觉得这些预言都是蒙的

评分

本书从农业革命讲到了工业革命,再讲到第三次信息革命,有一些观点不是非常认同,例如个体将被放大,在实践中我新发现个体脱离了团队的力量是在变小的。

评分

我看得不是这个版本,是本黄色封面的,高中时还不能完全看懂,就是啃完了一遍,然后知道了未来学都在干些什么...

评分

结构松散,我觉得这些预言都是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