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伯恩斯(Michael Bums)耶鲁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耶鲁大学与法国高等研究院,美国曼荷莲学院现代欧洲史荣休教授,威尔逊国际学人中心前任院士,现为《法语大西洋百科全书》顾问委员。他出版了数本关于德雷福斯事件的著作,包括《农业社会与法国政治——布朗热主义与德雷福斯事件》(1984),《德雷福斯——从法国大革命到犹太大屠杀的一场家庭事件》(1992)等。
1894年,犹太裔法国陆军上尉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被指控出卖法国陆军情报给德国,军事法庭裁定其叛国罪名成立,判以终身苦役并流放外岛。事后虽经证实纯属诬告,军事法庭却因德雷福斯的犹太人身份而拒绝改判,引起左拉等知识分子和群众的抗议,并演变成为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运动。这就是法国近代史上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事件”。书中大量饮用当时的文件、档案、书信与报纸,让读者重回历史现场,近距离感受19世纪末法国的社会思潮。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左拉的骨头是硬的。
评分被低估的书和事件,似乎从未收获应得的声誉和地位。现场还原和史料整理非常出色。
评分这是二十世纪极权主义崛起的时代,也是知识分子以良心介入公共生活的黄金时代。德雷福斯们的罪仍未洗清,但愿左拉们的控诉之声也不会消失。
评分有不少各派人物当时在报纸上发表的论战文章
评分主要是材料梳理,翻译也比较刻板,但对了解事件全貌很有益处,主要揭示了背后广泛的社会分裂。动荡年代里原本并不平行、均质的种种矛盾,最后都嵌套在反犹、民族主义这一框架,表现为一个简单的站队问题(这一点今天读来最心有戚戚)。保守派、共和派与左翼力量,宗教与世俗权力,军队的权威,知识分子的崛起,分歧程度不亚于一场内战的水平。或者用乔治 · 斯坦纳的话,法国不停地“进行精神内战,德雷福斯事件尚未结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