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编者序
荣格生平著作年表
本能与无意识(1916)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1931)
现实与超现实(1933)集体无意识的原型(1934/1950)集体无意识的概念(1936)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1928/1931)
心理学的现代意义(1933)
创造的赞美诗(1912)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1921)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1922)
心理学与文学(1930/1950)
《尤利西斯》:一段独白
毕加索(1932)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1928)
纪念理查·威廉(1930)
心理学与宗教(1937)分析心理学中的善与恶(1959)
附录:重返精神之家园:荣格评述
我想说,这是我目前读过的,最棒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我如此感激,当我读到荣格的自传的时候,当我进一步读他的文集的时候,当我感动得落泪,当我点头称是,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 虽然他已经死了,但我却觉得不太孤独了。我所思所想,以为是异类或不被理解的种种,一个...
评分我们对潜意识生命的知觉像是一股骚乱的、令人感到抑制的,或有时是有益的力量,从黑暗的内心深处,从意识的背后和下面涌出来,他绝非来源于任何可被证明的对客体的意识性经验。与对外在客体的态度相比,我们对内在的态度极难辨认,所有这些所谓的偶然的抑制、奇想、情绪、模糊...
评分我们对潜意识生命的知觉像是一股骚乱的、令人感到抑制的,或有时是有益的力量,从黑暗的内心深处,从意识的背后和下面涌出来,他绝非来源于任何可被证明的对客体的意识性经验。与对外在客体的态度相比,我们对内在的态度极难辨认,所有这些所谓的偶然的抑制、奇想、情绪、模糊...
温故知新,常读常新。收录的文集确实很具有代表性,唯一让我感到缺憾的是心理学专业方面的文章收录较少。作为补偿,译者的一篇介绍荣格生平学说和影响的附录很不错。阅读过程中确实会有豁然开朗、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感觉。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似乎提供了一种解读东西思想、文化和神话的宝贵的道路。私以为,东方思想关乎心性、性命和心识,可与分析心理学进行长足的对话。以一种有别符号(语词),而是以象征性、譬喻的方式去尝试阅读中国哲学,实在是很痛快!自性和人格整体(大人、君子)。“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评分荣格是个话唠。
评分:B84-065/4949.1
评分荣格文字功夫一般。。。
评分果然阿德勒才是我的菜,看过一遍,囫囵吞枣,也不太感兴趣,以后有机会会重读,没有就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