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富里迪,1948年出生于匈牙利,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曾著有《恐惧的文化》、《治疗的文化》等,本书一经出版,即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关于庸人主义的讨论成为当年的热点。
In his latest book, Frank Furedi argues that genuine intellectuals have largely disappeared from the public sphere - paradoxically, given that we supposedly live in a knowledge economy supported by an expanding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 result is that potential intellectuals have taken up other, narrower, roles e.g. lobbyists, policy-advisers. This has impoverished public life. Furedi identifies the causes of this decline; the bureaucratisation of the university; reverse snobbishness; obsession with inclusiveness and relevance at all costs. In the final chapter he suggest where we should go from here.
当我开始反思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与命运时,美国法学家波斯纳关于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引起我相当的兴趣。去年九月,又发现新上市的《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自此爱不释手。 全书甚薄,共分作六章,外加叙述写作由头和经过的《前言》、阐明全书基本观点的《绪论》以及《...
评分整本书看得很纠结,就像和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不同政见者交流一样。 “本书指出的现象我们应当像作者一样抱有极高的警惕性,但是我对作者的指导思想以及他倾向的解决之道却不同意”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基本评价。 当然,我比对方有素质的地方在于,我会听你把话说完。而和作者...
评分整本书看得很纠结,就像和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不同政见者交流一样。 “本书指出的现象我们应当像作者一样抱有极高的警惕性,但是我对作者的指导思想以及他倾向的解决之道却不同意”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基本评价。 当然,我比对方有素质的地方在于,我会听你把话说完。而和作者...
评分本书的目的是提倡通过培养有教养的公众,来推进社会的学术和文化生活。可是作者分明感受到要到达这一目的自己是如此的无可奈何。 知识分子还在,只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知识分子了。这个现象并非是当下才发生,早在19世纪,尼采、歌德、马克思就已经感觉到了市场这一客观力量如何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