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經濟學

全球政治經濟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羅伯特·吉爾平
出品人:
頁數:374
译者:楊宇光
出版時間:2006-1
價格:36.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208059375
叢書系列:東方編譯所譯叢
圖書標籤:
  • 國際政治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
  • 國際關係
  • 羅伯特·吉爾平
  • 政治學
  • 政治
  • 國際政治
  • 經濟
  • 全球政治經濟學
  • 政治學
  • 經濟學
  • 國際關係
  • 全球化
  • 國際經濟
  • 國傢利益
  • 權力結構
  • 經濟政策
  • 跨國治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羅特·吉爾平在《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中研究瞭冷戰後界經濟和政治新的發展特點,這些特點包括:新的區域主義的興起,計算機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推動力,技術進步在逐步改變當今世界經濟的個方麵。

於這些新的發展,吉爾平重討瞭改變世界麵貌的強大的經濟、政治和技術力量,尤其注經濟全球化及其對經事務的真正作用和所謂的消極影響。作者認為全球化的性質、範圍和意義都被人誇大和誤解瞭,他強調,國傢仍然是經濟事務中重要的決定因素,同時強調區域主義、跨國公司以及金融動蕩對全球經濟的重要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內容完整,較全麵地涉及瞭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各方麵內容,從曆到發展現狀,從國際政治經濟體係中的貿易、貨幣和融體係,到國傢在經濟發展和全球體係中的作用,作者都一一敘述和評。在分析方法上,作者將經濟分析和政治分析結閤起來,試圖全麵地對國際經濟新序進行解讀。作者運用瞭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産業組織理論和內源性長理論的一些觀點,吸納瞭新經濟理論、新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學等理論作為自己論點的補充。此外,作者還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新自由製度主義、新中世紀主義和跨政主義等作瞭闡述和評論。

著者簡介

羅伯特·吉爾平(Gilpin.R),當代西方著名的國際政治經濟學權威。1930年齣生於美國佛濛特州伯靈頓。1952年畢業於佛濛特大學。1954年在康乃爾大學獲碩士學位。1960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伯剋利分校獲博士學位。1960—1961年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61年起在普林斯頓大學任國際關係學教授。1967—1968年和1976—1977年任洛剋菲勒基金會研究員。1975—1976年任美國總統技術和經濟顧問團成員。撰寫過《美國科學傢和核武器政策》、《科學傢和國傢政策的製定》、《科學立國時代的法律》、《美國的實力和跨國公司》、《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貿易、投資和技術政策》、《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21世紀的世界經濟》等大量著作。其中《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1987年)和《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2001年)是他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的代錶作。

圖書目錄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全球經濟新秩序
世界經濟的變化
三種學說
我的學術觀點:以國傢為中心的現實主義
經濟活動的目的
結論

第二章 政治經濟學的性質
謀求發現
經濟的性質
經濟紮根在何處
結論

第三章 新古典主義的經濟概念
新古典經濟學學科
市場的性質
比較靜態法
思想局限
經濟學傢和政府政策
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比較
結論

第四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
財富分配和經濟活動
國傢自主
國際機製的政治學
霸權穩定論
全球經濟的管理
結論

第五章 新經濟理論
變化和新古典經濟學
新理論的世界性觀點
新理論
結論

第六章 新經濟理論的政治意義
政府和國內經濟
寡頭賣方壟斷和經濟結果中的權力
技術創新
經濟增長的趨同和趨異
結論

第七章 各國政治經濟體係
各國經濟的差異
以市場為導嚮的美國資本主義體係
日本的發展型資本主義體係
德國的“社會市場”資本主義體係
各國差異的意義
是否有一種體係比其他體係優越?
國與國之間在相互競爭嗎?
趨同,協調還是相互認可?
結論

第八章 貿易體係
關於自由貿易的爭論
貿易和經濟
對傳統貿易理論的修正
戰後貿易機製
烏拉圭迴閤和世界貿易組織
開放的貿易體係受到的新威脅
結論

第九章 國際貨幣體係
戰兵團國際貨幣體係
固定國際貨幣體係
金融革命和貨幣事務
內在的技術問題和政治問題
設計國際貨幣體係
國際貨幣體係的改革
貨幣體係統一還是分裂?
各國貨幣仍舊很多還是寥寥無幾?
結論

第十章 國際金融體係
國際金融的局部全球化
金融危機的性質
東亞金融危機
關於國際金融調控的爭論
結論

第十一章 國傢與跨國公司
解讀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和國際經濟
服務業和製造業日益區域化
關於跨國公司和民族國傢關係的爭論
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的國際機製
跨國公司構成瞭威脅嗎?
結論

第十二章 國傢和經濟發展
發展經濟學的興衰
新自由主義的勝利
債務危機和結構調整
“可發展國傢”理論
東亞奇跡研究項目
東亞金融和經濟危機
可發展國傢的未來
轉型國傢的經濟
結論

第十三章 區域一體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經濟理論
政治理論
摺中方法
結論

第十四章 全球經濟中的民族國傢
經濟全球化的局限性
所謂的經濟全球化後果
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
需要從曆史的角度去考察
結論

第十五章 管理全球經濟
新自由製度主義
新中世紀主義
跨政府主義
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結論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据吉尔平本人介绍,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对其《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某些观点的修正和扩展。在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有太多观点的罗列和总结,主要归结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金德尔伯格的霸权稳定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沃勒斯坦的世界...  

評分

据吉尔平本人介绍,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对其《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某些观点的修正和扩展。在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有太多观点的罗列和总结,主要归结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金德尔伯格的霸权稳定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沃勒斯坦的世界...  

評分

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评吉尔平的《全球政治经济学》 刘慧华文 发表于《美国研究》/2004年第1期 我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人,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吉尔平教授一定不感陌生。他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以下有时简称为《国际》)一书在198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时, 【注...

評分

据吉尔平本人介绍,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对其《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某些观点的修正和扩展。在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有太多观点的罗列和总结,主要归结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金德尔伯格的霸权稳定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沃勒斯坦的世界...  

評分

据吉尔平本人介绍,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对其《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的某些观点的修正和扩展。在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有太多观点的罗列和总结,主要归结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金德尔伯格的霸权稳定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和沃勒斯坦的世界...  

用戶評價

评分

2009/07/11

评分

沒有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好,更像是一本介紹各種理論的教科書

评分

10年前我就該讀(需要一個更新版本分析中國的政治經濟體係)

评分

IPE教材,以國傢為中心的現實主義視角。書估計還是不太好看,要不然我也不能捧著PPT總結來復習。當時歐巴讓學習書中論述的語言,本來就翻譯腔重的我沒有接受這個建議。

评分

IPE 的入門書。#最近讀書效率真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