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勃洛莫夫

奧勃洛莫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岡察洛夫(1812—1891), 19世紀俄羅斯著名作傢,在辛比爾斯剋(今烏裏揚諾夫斯剋)齣生,父親是富裕的商人。1834年莫斯科大學語文係畢業後到政府工作達30年。1847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彼得堡之戀》(原名《平凡的故事》)齣版,描寫一個地主少爺順應資本主義興起的局勢,成為一個實業傢的故事,贏得瞭評論傢彆林斯基的好評。1852年至1855年間作為海軍中將葉夫菲米·普佳京的秘書隨他航行到英格蘭、非洲和日本,後經西伯利亞返迴俄羅斯。岡察洛夫據此旅途寫作的遊記《戰艦“巴拉達”號》在1858年齣版,翌年又發錶長篇小說《奧勃洛莫夫》,大獲好評。1867年,他辭去政府職務,並發錶他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懸崖》(1869年)。岡察洛夫終身未婚,1891年在聖彼得堡逝世。作者總論自己的三部長篇小說,捍衛現實主義,反對自然主義和“為藝術而藝術”,在當時頗有影響。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俄)岡察洛夫
出品人:
頁數:534
译者:陳馥
出版時間:1997-5
價格:27.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020052417
叢書系列:名著名譯插圖本
圖書標籤:
  • 岡察洛夫 
  • 俄國文學 
  • 俄羅斯 
  • 小說 
  • 俄羅斯文學 
  • 外國文學 
  • 文學 
  • 多餘人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岡察洛夫於一八一二年齣生在俄國一個半地主半商人的傢庭。一八三一年他進入莫斯科大學語文係。畢業後長期在政府部門任公職,但始終堅持文學創作。 一八四九年,岡察洛夫發錶瞭《奧勃洛莫夫的夢》。這是未來巨著《奧勃洛莫夫》中的一章,但是沒有寫完,因為岡察洛夫於一八五二年隨俄國海軍上將普佳金作瞭一次環球考察,迴國後將旅途見聞寫成一部遊記《戰艦巴拉達號》。 一八五九年,《奧勃洛莫夫》終於問世。同時代人斯卡比切夫斯基說:“隻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纔能理解這部小說在公眾中引起瞭怎樣的騷動,並對整個社會産生瞭怎樣令人震驚的影響。它發錶在農奴製取消前三年社會強烈動蕩的時期,當時整個文學界正掀起對昏昏沉沉、怠惰與停滯的討伐。這部小說宛如一顆炸彈,投在知識分子的圈子裏。” 作者在《奧勃洛莫夫的夢》這一章中形象地說明,奧勃洛莫夫田莊這個典型的俄國傢長製地主莊園生活環境正是奧勃洛莫夫性格的搖籃。這片“樂土”保證奧勃洛莫夫傢的人平靜地走完由生到死的人生之路。在這裏,吃與睡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整個上午主人們都在仔細討論並決定一天的食譜,而廚房裏剁肉和切菜的聲音直傳到村子裏。午餐後則是死一般的靜寂:在屋子裏、樹蔭下、馬廄裏,到處可以聽見均勻的午睡的鼾聲。接著又是吃,吃瞭睡,睡瞭吃。好動的小奧勃洛莫夫原想上山澗和打榖場去玩耍,但隻要他一動,就有一群大人在身後阻止他,唯恐他跌傷或曬得頭疼,他隻有靜下來。他幼小的心靈日復一日吸吮著這裏的一切,終於形成瞭自己未來的生活綱領。當讀者在第一章中見到他的時候,他已人到中年,隻會這裏躺躺,那裏坐坐瞭。 一部成功的作品總會給文學寶庫增加一些新的東西。《奧勃洛莫夫》一書的貢獻在於:在岡察洛夫之前雖然有很多作品譴責農奴製度,但沒有一部小說描寫瞭主人公整個一生,並通過他如此有力地錶現齣剝削階級的寄生生活如何戕害瞭一個人的靈魂,使他從不會穿襪子開始,而以不會生活告終,任什麼也不能挽救他這種走嚮毀滅的命運。這也正是這部小說在反農奴製鬥爭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奧勃洛莫夫》創作於一百多年前,藝術創作原則也隻能供藉鑒。但是這部作品卻使作傢岡察洛夫和他筆下的奧勃洛莫夫不朽。奧勃洛莫夫的形象是曆史的、具體的,但是奧勃洛莫夫性格或氣質卻具有一般的意義,它在不同時間會不同程度地再現於不同人物的身上。 作傢的一個同時代人說得好:“岡察洛夫在我們的文學中占有一個無人能取代的位置,任何其他即使更耀眼的光輝也不能完全掩蓋他的光輝。”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说真的,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脸皮很厚。 因为我这样一个初中都差点没毕业的无业人员居然在以讨论文学艺术为主的网站写了一堆伪评论--说好听的算是读后感观后感,说难听的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你怎么敢议论那么多天才的作品?!居然还有几个年轻的朋友捧场,真是好笑。 我真的很无...  

評分

我个人觉得我身上有着相当多的“奥勃洛莫夫精神”,而进一步我觉得几乎人人身上都有,并且还不止在人的身上,在组织上民族性格上乃至国家政权上都有着“奥勃洛莫夫精神”的影子,这怕是与“阿Q精神”是一样的存在。 本书的开头真是“惊人”,这里并不是有什么新奇的表现手法,...  

評分

陈馥版 齐蜀夫版 个人更喜欢齐蜀夫版。感觉文字更生动更准确。 居然要写够140字,以下纯属凑字。 ======================================================================================================================================================================...  

評分

評分

多余的人概念来自于俄国,首先是普希金创作出来,屠格涅夫完善,在冈察洛夫的这本书里集了大成。 奥勃洛摩夫小贵族出身,家族就有严重的拖延症,到他父母一过世,三百五十个农奴的农庄继承到他手上,就在彼得堡住下,12年没再回过老家,每年只等农民交钱过来,而他除了睡觉就是...

用戶評價

评分

”Теперь или некогда“ 對於Штольц是可以的,但是這並不是生活的答案,Ольга的痛苦就是證明,而Обломов的人生也不是一無是處,Добролюбов的評論太過偏激

评分

探討瞭生活的意義,愛情的理想模式,甚至幸福在細膩進取的人身上並發癥一樣存在的虛無。作傢的筆觸也是“鴿子般的溫柔”,帶著憐憫之心,十九世紀俄國文學中最溫情脈脈的君子。“你應該站得比我高”女孩子最有自尊鮮活的愛情宣言瞭。投入,渴望理解並與之搏鬥,毫無愧色地打完人生這場戰鬥。

评分

“你應該是一場夢,我應該是一陣風。”那些生命中苦澀又甜蜜的憂愁如詩一般,是我最美好的時刻。

评分

看電影時在奧勃洛莫夫身上似乎看到自己,但是書裏那種相似感蕩然無存,除瞭同不喜歡工作隻想傢裏蹲以外= =

评分

很有共鳴啊!一個有金子般心靈的多餘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