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1942~)
四川成都人。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若干作品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在境外发表、出版。
本书通过对北京钟鼓楼下一家人1982年12月12日一天生活的叙述,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心灵世界的变化,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涵。作者以敏锐思辨的思想触觉、丰沛深沉的历史意识、犀利畅达的文字,描绘了一幅“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民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本书曾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这本书大概是去年四月,在学校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里看的,那时我还大四,喜欢图书馆厚实的实木桌椅,明亮的窗户,那时我还没有毕业,一转眼将近一年时间了,真快啊。 很多人可能对作者的印象都是有关《班主任》或是有关他评论红楼梦。我当时也是在图书馆的书架...
评分说到时间,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人的一生会经历,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后迈入坟墓。历史学家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群雄逐鹿,朝代更迭,必然从分封制、封建君主制走向民主共和制。政治学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选举。父母总会跟我...
评分先说说作者,很早的时候对他的了解就是“刘心武 班主任”六个字,仅此而已。然后高中时突然很迷红楼梦,买了一些红学的书,其中一本就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很惊悚的书名。对秦可卿这个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再就是这几年,再百家讲坛看到刘说红楼,一是形象抱歉,脸上的...
评分喜欢这本书,虽然每次只是翻几页。可就是这每次的几页里,刘心武笔下的众生百态跃然纸上,我也从一堆重要的和非重要的事情里解脱出来,陪着书中的人们喜怒哀乐。于是,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我终于花了将近3个月才读完这本书时,竟依然觉得酣畅。 有人说这本书过时了,我不觉...
看题目还以为写的是西安呢~原来写的是北京。京味浓厚,让我开始喜欢上帝都了~ 喜欢最后“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评分粗略读过。老北京的样子。一天都可以写一本书,强。
评分很早以前看的,很多情节都不记得了,京味尚可,比较真实。老年人写文章可能就会比较老实,少夸张。 我就记得里面有一段讲道理的话,特别诚恳。大抵是说,那那个蛮荒的年代里,一个老爹对他儿子说,现在别人都在说粗话,但是你不许说,现在别人都在打砸抢,但是你得认真念书。你得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我觉得这个道理特别好。价值观特坚定。很传统,很大道理,很管用。
评分用一天把各个人物联系起来,这点挺好的。
评分原来小说是这样的安排,有意思,钟鼓楼附近一个四合院一日的生活,展现了芸芸众生相,有人情味。上课的时候还偷偷拿张纸画那个四合院的格局来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