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徐凌霄 掌故 小说 文化 北京 梨园 中国文学 艺术
发表于2024-12-25
古城返照记(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部尘封70年的我国第一部京味长篇纪实小说;
一部名记者以“史笔”留给我们的“清明上河图”。
当年《时报》连载刊出,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云。胡适先生颇称其佳,恨未全阅。
《古城返照记》集近代文史掌故之大成,开京味长篇纪实小说之先河,约60余万字,分上下卷。上卷宦海浮沉,反映了袁世凯称帝前后政坛人物明争暗斗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小说中涉及到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考场作弊及戌变法等方面,涉及如章太炎、张之洞、康有为等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读来犹如一部用小说体写成的近代史。下卷梨园盛事,记述京剧的发展、变迁及及历史上几位著名演员如谭金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史。小说虽言梨园事,实涉及当时京城社会民风民俗、三教九流,掌故迭出,今天读来,依然生动传神。对于我们以史为鉴,不无裨益。
徐凌霄(1882-1961),原名仁锦,字云甫,号简斋。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祖籍江苏宜兴。京师大学堂土木工程科毕业,后因身体原因从文。曾任农林部主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讲师、平民大学新闻文学教授、盐务专门学校教员、《京报》创始人、上海《时报》特约撰稿等,与邵飘萍、黄远生并称“清末民初三大记者”。
著名京剧评论家,在《新闻报》、《京报》、《实报》、《大公报》等副刊上发表京剧评论文章多篇,著有《皮黄文学研究》,被梅兰芳尊为先生。1954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民国时期的历史缩影
评分图书馆借不到,幸蒙昂兄借予一读,确实是好,就是体例决定,难免羼杂,今读完一遍未做笔记,假期再读一遍后归还 @昂昂千里 感谢~
评分这本书是大学时偶尔在图书馆看见的,当时好多套摆放在一起,随便抽下来翻翻,没想到来头甚大,是京师四大才子之一的徐凌霄执笔,更惊叹的是它的发行量只有区区几千册,哈哈,就很神奇的向出版社邮购了一套。其实看戏的同学们都该看看这本书,记得里面有个故事就是程长庚唱108句(具体记不清了)上天台救场,连唱词儿都有,更多的是梅大王的崛起之路,写到了梅党的形成,基本上册全是写戏,很有趣的一本书。
评分非常有趣的纪实小说。上半部分隐去了不少人的名字,值得索隐派好好研究。下半部分真是“梨园盛事”,文字间让人领略了那个风云时代的舞台上下,几场演出的描写,加插台下陆贾等人的描述,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略补生不逢时之憾。
评分非常有趣的纪实小说。上半部分隐去了不少人的名字,值得索隐派好好研究。下半部分真是“梨园盛事”,文字间让人领略了那个风云时代的舞台上下,几场演出的描写,加插台下陆贾等人的描述,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略补生不逢时之憾。
徐凌霄此文在连载时有大量的关于北京堂子的内容,这次出版被删减了。 堂子是那个时代北京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培养伶人的地方,或许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删去了这一部分。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中有所论述。
评分徐凌霄此文在连载时有大量的关于北京堂子的内容,这次出版被删减了。 堂子是那个时代北京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培养伶人的地方,或许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删去了这一部分。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中有所论述。
评分徐凌霄此文在连载时有大量的关于北京堂子的内容,这次出版被删减了。 堂子是那个时代北京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培养伶人的地方,或许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删去了这一部分。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中有所论述。
评分徐凌霄此文在连载时有大量的关于北京堂子的内容,这次出版被删减了。 堂子是那个时代北京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培养伶人的地方,或许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删去了这一部分。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中有所论述。
评分徐凌霄此文在连载时有大量的关于北京堂子的内容,这次出版被删减了。 堂子是那个时代北京重要的社交场所和培养伶人的地方,或许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删去了这一部分。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中有所论述。
古城返照记(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