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文学十五讲

现代天文学十五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鑫基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
价格:3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079126
丛书系列: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图书标签:
  • 天文
  • 科普
  • 天文学
  • 科学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自然科学
  • 十五讲丛书
  • 通识
  • 天文学
  • 现代科学
  • 天文观测
  • 宇宙探索
  • 星空
  • 天文史
  • 科普读物
  • 科学启蒙
  • 宇宙奥秘
  • 星空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天文学十五讲》讲述历经几千年的观察、思考、探讨和求索,今天,一门能够正确认识宇宙的学科已经形成,这就是现代天文学。从地面到太空,通过全波段电磁波、中微子、引力波、宇宙线等一系列观测手段,它获得许多惊人的新发现,展示出揭示宇宙奥秘的巨大能力。它与众多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整个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极大的震撼。

作者简介

吴鑫基,1935年生,196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毕业。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客座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天体物理学报》副主编、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从事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脉冲星物理和超新星遗迹的研究,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两次,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和北京天文学会“学术成就奖”。

目录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前言
第一讲 天文学的发展
一、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二、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三、从经典天体物理学到现代天体物理学
第二讲 观天巨眼400年——光学望远镜的发展
一、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和早期光学望远镜
二、光学望远镜的几个重要参数
三、天文望远镜的终端设备
四、当代大型光学望远镜
五、哈勃空间望远镜
六、光学望远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第三讲 震撼人心的月球观测
一、宇宙航行幻想的实现
二、美、苏月球控测大竞赛
三、震惊世界的“阿波罗”登月
四、我国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
五、重登月球的宏伟目标
第四讲 行星的空间探测
一、火星的空间探测
二、雄心勃勃的登陆火星探测计划
三、金星和水星的空间探测
四、木星的空间探测
五、土星的空间探测
六、天王星、海王星和冥和冥王星的空间探测
第五讲 太阳活动和太阳磁流体力学
一、太阳的基本情况
二、太阳的辐射机制
三、太阳黑子和太阳活动周
四、激烈的太阳耀斑爆发和美丽的极光
五、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
六、冕洞和日冕瞬变
七、太阳振荡
八、太阳磁流体力学
第六讲 恒星演化与白矮星
一、赫罗图——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二、恒星的视星等、绝对星等距离
三、恒星的诞生和演化
四、白矮星的发现及它与红巨星、行星状星云的关系
五、白矮星的形成
六、钱德拉塞卡和白矮星质量上限
第七讲 恒星能源、元素合成和太阳中微子之谜
第八讲 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发展
第九讲 脉冲星和中子星
第十讲 黑洞和类星体
第十一讲 揭秘银河系
第十二讲 纵览大宇宙
第十三讲 X射线和r射线天文学
第十四讲 宇宙学和微波背景辐射
第十五讲 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的探索
附录1 名词解释
附录2 全天88个星座
附录3 星图和四季星空
附录4 恒星命名和全天21颗亮星表
附录5 梅西叶天体
附录6 天体的视运动和天球赤道坐标系
附录7 天文学大事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本的天文科普读物。看得出这是为大学本科生公选课“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而编写的课程教材。 人文与科学是现代教育的双子星,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了科学精神;在感性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作为文科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科普作品,可以冷却无知...

评分

一本的天文科普读物。看得出这是为大学本科生公选课“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而编写的课程教材。 人文与科学是现代教育的双子星,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了科学精神;在感性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作为文科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科普作品,可以冷却无知...

评分

一本的天文科普读物。看得出这是为大学本科生公选课“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而编写的课程教材。 人文与科学是现代教育的双子星,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了科学精神;在感性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作为文科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科普作品,可以冷却无知...

评分

一本的天文科普读物。看得出这是为大学本科生公选课“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而编写的课程教材。 人文与科学是现代教育的双子星,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了科学精神;在感性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作为文科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科普作品,可以冷却无知...

评分

一本的天文科普读物。看得出这是为大学本科生公选课“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而编写的课程教材。 人文与科学是现代教育的双子星,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了科学精神;在感性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作为文科学生,继续阅读这些科普作品,可以冷却无知...

用户评价

评分

入门读物。

评分

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最后一章《地外生命与地外文明的探索》中所录,“地球之音”唱片上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给宇宙人的一份电文:“这是一个来自遥远的小小星球的礼物。它是我们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的缩影。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时代幸存下来,使你们能了解我们生活的情况。我们期望有朝一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以便加入到银河系的文明大家庭。这个“地球之音”是为了在这个辽阔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寄予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决心和我们对遥远世界的良好祝愿。”

评分

有些章节太罗嗦了

评分

仰望星空不仅仅是童年的事,长大了,我们看得更深..

评分

至少我这个门外汉看着挺棒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