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
出品人:
页数:545
译者:
出版时间:1985-10
价格:70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300199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古建筑
  • 建筑技术史
  • 建筑史
  • 建筑学
  • 中国
  • 历史
  • 木构
  • 中国古代建筑
  • 建筑技术
  • 建筑史
  • 木结构
  • 古建筑
  • 工程技术
  • 历史
  • 文化
  • 工艺
  • 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和建筑匠师建造了无数的建筑物,许多古代建筑遗存至今,具有优秀的技术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发展的专门著作。书中对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作了阐述,还对建筑工程做法、技术经验和成就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全书共分十五章,按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时期,主要内容包括土工建筑技术、木构建筑技术、砖石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生产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防护技术;少数民族建筑技术;城市建设工程;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设计与施工;建筑技术著作和著名匠师的评价等方面。最后附有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大事年表。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文物考古、建筑专业教学及科技史、文化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技术(公元前2100年以前)
第一节 建筑技术的萌芽
第二节 巢居和干阑建筑
第三节 黄土地带穴居建筑的发展——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
第四节 母系氏族公社中晚期的建筑经营
第五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聚落规划
第六节 氏族公社蜕变阶段—— 父系氏族社会的聚落布局与建筑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奴隶社会时期的建筑技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475年)
第一节 建筑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夯土筑城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土木结构建筑
第四节 建筑工具与材料
第三章 封建社会时期建筑技术的发展概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第四章 土工建筑技术
概说
第一节 夯土版筑工程技术
第二节 土坯工程技术
第三节 土窑洞工程
第四节 民间房屋土工技术
第五章 木结构建筑技术
概说
第一节 战国至西汉的木结构
第二节 东汉至南北朝的木结构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木结构
第四节 辽代木结构
第五节 宋代木结构
第六节 金代木结构
第七节 元代木结构
第八节 明清木结构
第九节 木装修技术
第十节 木结构建筑的基础
第十一节 附竹结构建筑技术
第六章 砖结构建筑技术
概说
第一节 墙体砌筑技术
第二节 砖顶结构技术
第三节 砖铺地和砖贴面
第四节 铺瓦工程
第五节 高层砖结构——砖塔
第七章 石结构建筑技术
概说
第一节 石窟工程
第二节 石结构建筑
第三节 石桥
第四节 石海塘
第五节 木构建筑的石构件
第八章 建筑材料的加工和制作
概说
第一节 木材的采伐和加工
第二节 石材的开采和加工
第三节 砖的制作技术
第四节 瓦的制作技术
第五节 琉璃砖瓦的制作技术
第六节 石灰及胶泥
第九章 建筑装饰技术
概说
第一节 历代建筑色彩和彩画
第二节 明清建筑彩画技术
第三节 建筑油漆
第四节 建筑雕刻技术
第五节 建筑镏金技术
第十章 建筑防护技术
概说
第一节 古代建筑的通风和采光
第二节 古代建筑的防腐和防蚁
第三节 古代建筑的防火
第四节 古代建筑的采暖和防寒
第五节 古代建筑的抗震
第六节 古代建筑的防潮与防碱
第十一章 少数民族建筑技术
概说
第一节 藏族建筑(附四川羌族建筑)
第二节 蒙古族建筑
第三节 新疆少数民族建筑
第四节 回族建筑
第五节 朝鲜族建筑
第六节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附贵州苗族建筑)
第十二章 城市建设工程
第十三章 园林建筑技术
第十四章 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
第十五章 建筑着作和匠师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大事年表
编后记
名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至少“木结构建筑技术”一章,不是我期望看到的“技术史”的样子。全书绪论中提到线索之一即”结构方法“,而论及各时代木结构建筑,却几乎没有提到结构方法,绪论中提到的另外两个线索”材料的生产和加工“、”施工技术“也很少涉及。凡举实例,似乎只是把其他著作上也能看到...

评分

这本书前后有几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1985年的科学出版社初版,绿色函套,1册,大8开,封面图片是天坛祈年殿藻井。这个版本在2000年重印过一次。 第二个版本是201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这版的目录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致,内容应该没有什么差别。但建筑工业出版社这个版...  

评分

这本书前后有几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1985年的科学出版社初版,绿色函套,1册,大8开,封面图片是天坛祈年殿藻井。这个版本在2000年重印过一次。 第二个版本是201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这版的目录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致,内容应该没有什么差别。但建筑工业出版社这个版...  

评分

这本书前后有几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1985年的科学出版社初版,绿色函套,1册,大8开,封面图片是天坛祈年殿藻井。这个版本在2000年重印过一次。 第二个版本是201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这版的目录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致,内容应该没有什么差别。但建筑工业出版社这个版...  

评分

这本书前后有几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1985年的科学出版社初版,绿色函套,1册,大8开,封面图片是天坛祈年殿藻井。这个版本在2000年重印过一次。 第二个版本是201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这版的目录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致,内容应该没有什么差别。但建筑工业出版社这个版...  

用户评价

评分

总是被老先生们的研究精神震撼

评分

评分

百科全书式著作,排版不太舒服,有些地方讲得不够详细,全面与深度难以兼顾啊。

评分

评分

目前看到非常好的古建书籍,就是信息量太大有点分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