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4)(精)》收錄瞭唐代(盛唐、中唐、晚唐)共計39個洞窟的彩塑和壁畫,以及有關的論文等。
五星 四册继续唐,盛唐(712~781年 )之后是中唐(781~848年)和晚唐(848~907年)。 320窟题材丰富,西璧龛内和南侧的菩萨像,绚丽的藻井,俱是盛唐风度。西璧龛顶的说法图,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未生怨故事。未生怨是个很悲情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释迦在耆阇崛山时,王舍城的...
評分五星 四册继续唐,盛唐(712~781年 )之后是中唐(781~848年)和晚唐(848~907年)。 320窟题材丰富,西璧龛内和南侧的菩萨像,绚丽的藻井,俱是盛唐风度。西璧龛顶的说法图,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未生怨故事。未生怨是个很悲情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释迦在耆阇崛山时,王舍城的...
評分五星 四册继续唐,盛唐(712~781年 )之后是中唐(781~848年)和晚唐(848~907年)。 320窟题材丰富,西璧龛内和南侧的菩萨像,绚丽的藻井,俱是盛唐风度。西璧龛顶的说法图,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未生怨故事。未生怨是个很悲情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释迦在耆阇崛山时,王舍城的...
評分五星 四册继续唐,盛唐(712~781年 )之后是中唐(781~848年)和晚唐(848~907年)。 320窟题材丰富,西璧龛内和南侧的菩萨像,绚丽的藻井,俱是盛唐风度。西璧龛顶的说法图,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未生怨故事。未生怨是个很悲情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释迦在耆阇崛山时,王舍城的...
評分五星 四册继续唐,盛唐(712~781年 )之后是中唐(781~848年)和晚唐(848~907年)。 320窟题材丰富,西璧龛内和南侧的菩萨像,绚丽的藻井,俱是盛唐风度。西璧龛顶的说法图,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和未生怨故事。未生怨是个很悲情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释迦在耆阇崛山时,王舍城的...
我想這是介紹莫高窟最好的一套書籍瞭吧,尤其是文字部分非常有價值,而且當年的莫高窟壁畫保存的要比現在鮮亮的多,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一套經典書籍。不過最好的還是一版一印的,即日本平凡社主持印刷的那一套最初的版本,圖片質量相當的好,而之後版本的國內印刷版本,色彩虛脫,給人一種盜版書的感覺。
评分4.2。中晚唐,反復纍贅,世俗化。
评分中晚唐
评分中晚唐
评分中唐晚唐時期,敦煌與中原的交流明顯減少,壁畫雕塑的水準下降非常嚴重,這種小地方的人纔,沒有中原人力財力的支持,很難繼續維持這種大規模營造的水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