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

“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程晋宽
出品人:
页数:6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
价格:3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4318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教育
  • 政治
  • 当代中国史
  • 党史
  • 中国教育史
  • 中共党史
  • 共和国
  • 文化大革命
  • 教育史
  • 中国现代史
  • 历史研究
  • 政治史
  • 社会变革
  • 1966-1976
  • 教育政策
  • 历史事件
  • 改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采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史实与史论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清“教育革命”的产生和发展、矛盾和冲突、结构和功能,为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参考。

作者简介

程晋宽,男,1965年8月生,安徽寿县人,分别于1994年和200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和教育学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专业方向分别为比较教育学和教育政策。2001~2002年度曾访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系,主修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2010-2011年度访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学院,主修比较教育管理。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革命”命题的检讨
一、教育革命与教育改革
二、教育革命与教育发展
三、教育革命与文化革命
四、教育革命与革命教育
第二节 研究“教育革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教育在新中国的演进历程
二、有助于理清“文化大革命”中建构的“革命教育”模式
三、有助于为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 “教育革命”:一个激进的、改造社会的大试验
一、“教育革命”的政治基础
二、“教育革命”的经济基础
三、“教育革命”的文化基础
第二章 国内外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研究状况
第一节 国外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研究
一、国外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研究概况
二、国外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三、国外关于红卫兵运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四、国外关于新中国教育变革过程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研究
一、国内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研究概况
二、国内关于毛泽东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三、国内关于红卫兵运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四、国内关于新中国教育变革过程的研究
第三章 “教育革命”的动力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的崩溃
二、西方现代教育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解放区的革命教育实践
四、苏联教育模式对新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社会根源
一、60年代中期的国际环境与“教育革命”
二、60年代中期的国内环境与“教育革命”
三、60年代中期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与“教育革命”
第三节 新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教育革命”
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半工(农)半读”与“两种教育制度”
三、升学和就业
第四章 晚年毛泽东关于“教育革命”的设想
第一节 晚年毛泽东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一、建立社会平等的“大学校”
二、“斗、批、改”的政治目的
三、重塑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晚年毛泽东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一、“五·七指示”与“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二、“七·二一指示”与继续教育的思想
三、关于工农管理学校的指示与知识分子的改造
第三节 晚年毛泽东“教育革命”设想的一般特征
第五章 作为“革命”的教育
第一节 被“革命”的教育
一、学生政治运动——“红卫兵”运动
二、“砸烂旧教育制度”
三、残酷迫害知识分子
第二节 重建教育新秩序的努力
一、“复课闹革命”
二、工宣队进驻学校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尝“革命”的恶果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初步方案
一、中小学“教育革命”的几个初步方案
二、大专院校“教育革命”的几个初步方案
第六章 作为教育的“革命”
第一节 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一、“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改革教育制度
第二节 “教育革命”新体制
一、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体制
二、学制与教学体制
三、课程、教材、教法
四、考试和招生制度
第三节 “教育革命”新体制的症结与矛盾
一、学校行政上“知识分子领导”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矛盾
二、教学体制上“关门办学”与“开门办学”的矛盾
三、教学内容上“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矛盾
四、师生关系上“师道尊严”与“革命战友”的矛盾
五、考试方法上“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的矛盾
六、招生制度上“文化考查”与“四大步骤”的矛盾
七、毕业分配上“镀金回城”与“下乡扎根”的矛盾
第七章 穷途末路的“教育革命”
一、整顿教育的初步努力
第一节 从“批林整风”到“批林批孔”
二、教育界刮起“反右倾回潮”运动
三、教育战线的“批林批孔”
四、在“回潮”与“反回潮”夹击下的学校“教育革命”
第二节 从所谓“右倾翻案风”到“反击右倾翻案风”
一、所谓“右倾翻案风”中的教育整顿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第八章 “教育革命”的历史命运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兴衰
一、1949年的过去
二、向苏联学习
三、文化革命
四、“文化大革命”后的未来
第二节 对晚年毛泽东革命教育理想的批判
一、晚年毛泽东革命教育理想的历史价值
二、晚年毛泽东的革命教育设想给当代中国教育造成的灾难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合理性批判
一、内容:作为意识形态纯洁化的“教育革命”
二、形式:作为反对制度化教育的“教育革命”
三、机制:作为社会政治运动的“教育革命”
四、几点结论
第四节 中国教育的未来
一、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反思
二、21世纪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挑战
三、呼唤真正的教育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其实偷偷塞进了一条暗线:教育跟老百姓脱了钩,老百姓就要造反;教育跟老百姓(以毛时代的形式和方法)挂了钩,教育质量就要下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还是要聚焦这个问题。

评分

作者其实偷偷塞进了一条暗线:教育跟老百姓脱了钩,老百姓就要造反;教育跟老百姓(以毛时代的形式和方法)挂了钩,教育质量就要下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还是要聚焦这个问题。

评分

作者其实偷偷塞进了一条暗线:教育跟老百姓脱了钩,老百姓就要造反;教育跟老百姓(以毛时代的形式和方法)挂了钩,教育质量就要下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还是要聚焦这个问题。

评分

作者其实偷偷塞进了一条暗线:教育跟老百姓脱了钩,老百姓就要造反;教育跟老百姓(以毛时代的形式和方法)挂了钩,教育质量就要下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还是要聚焦这个问题。

评分

作者其实偷偷塞进了一条暗线:教育跟老百姓脱了钩,老百姓就要造反;教育跟老百姓(以毛时代的形式和方法)挂了钩,教育质量就要下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还是要聚焦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