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

審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奧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出品人:
頁數:195
译者:馮亞琳
出版時間:2000-08
價格:11.5
裝幀:平
isbn號碼:9787806570708
叢書系列:譯林世界文學名著·現當代係列
圖書標籤:
  • 卡夫卡
  • 小說
  • 心理學
  • 情商
  • 外國文學
  • 奧地利
  • 文學
  • 名著
  • 懸疑
  • 推理
  • 犯罪
  • 心理
  • 人性
  • 真相
  • 法律
  • 罪與罰
  • 社會
  • 黑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銀行職員約瑟夫·K一天清晨無端被捕,不得不麵對一場莫名其妙的訴訟案。他不知身犯何罪,卻要定期接受“審訊”;他的自由不受限製,卻又感到法院的人無處不在;他想澄清自己,卻又無從措手。一切都荒謬絕倫;法律無法捉摸,審訊如同兒戲,法官委瑣卑劣,律師中會空談……然而,案子卻像網一般罩住瞭他。最終,他隻能像條狗似的被人殺死。《審判》展示的是一個夢魘般的世界,卻昭示著某種極端的人類曆史命運。對二十世紀來說,卡夫卡是一位天纔的預言傢。

著者簡介

卡夫卡,F.:(Franz Kafka 1883~1924)

奧地利小說傢。奧地利小說傢。 齣生猶太商人傢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齣生猶太商人傢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 可惜生前大多未發錶,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可惜生前大多未發錶,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 死後多年,其作品中的深刻思想逐漸被人所認識,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主義作傢。死後多年,其作品中的深刻思想逐漸被人所認識,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主義作傢。

圖書目錄

前言
1 被捕
2 跟格魯巴赫太太和比斯特訥小姐的談話
3 第一次調查
4 在空蕩蕩的審訊室裏——大學生——辦公處
5 打手
6 叔叔——蕾尼
7 律師——工廠主——畫傢
8 商人布洛剋——辭退律師
9 在大教堂裏
10 結局
11 片斷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真他妈是真理。 “不必把一切都认作是真实的,但必须把一切都认作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就生活在谎言中。 对体制操作程序了如指掌并照做的人,我们说他清醒。 对体制背后真面目看得透透彻彻并站出来斥责的人,我们说他傻。 对前二者心知肚明却讳莫如深的人,我们说他聪明。 这...  

評分

当今是法制社会,错案、冤案都可以申述,上诉,可是在《审判》中的约瑟夫•K却不知何处申,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作者卡夫卡,20世纪奥地利德语作家,西方现代派的文学鼻祖。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布拉格,那时还处于奥匈帝国时期。20世纪初的西方经历了战争、社会...  

評分

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读卡夫卡《审判》 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审判》期待已久,之前读过各种其他的版本,重温经典也是一种美妙的回忆。我喜欢卡夫卡,非常喜欢。若问理由,因为他不搞愚民谎言文学,就这一点足够伟大。 拿到书...  

評分

[关于书名] 这本书的书名有的译作《审判》有的译作《诉讼》,我是喜欢“审判”这一译词多于喜欢“诉讼”。k遭遇了被审判,同时他也审判着审判,整个故事k与周围世界进行的是双向审判,他们都没有给过对方诉讼的权利。 [关于法的世界] 自始至快要终,k 都相信有...  

評分

“末法”通常是作为佛教术语来使用,指佛法衰退后,宗教上乱象丛生的漫长时期。原本是有着严格用度要求的词语,连年限长短都有明确界定的。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一切词语的边界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解释,甚至完全按自己希望阐明的观念来定义“末法”,也成...  

用戶評價

评分

慚愧,第一本手不釋捲的書

评分

理解瞭這部小說的人不會覺得它荒誕,反會覺得它格外清澈通透。約瑟夫•K無端捲入的為期一年的訴訟,錶現的正是與基督教中的“罪責”類似、但又更為廣義的東西:每個人——僅僅因為他是他自己——而不得不背上的十字架。正是因為這種罪責沒有來由,它便也無法贖清,一生便也耗費在無意義的恐懼、抗辯與拖延之中。正如書中那則“在法的門前”的寓言所說,與其說人活著是在追尋某種公道,不如說他還總是擱淺在通往這一目標的程序性障礙之中;程序性障礙並不是一個有待跨越的細枝末節,而根本就是人在其中掙紮的那整個的背景。

评分

太荒誕不經匪夷所思,對我這種理解力不好的人來說,稍稍削弱瞭批判的力度。

评分

被封麵吸引的

评分

看過卡夫卡《城堡》(castle)的人,都會對卡夫卡筆下的土地測量員K印象頗深。K始終隻能在城堡外的世界徘徊,恰似《審判》中的約瑟夫·K隻能在“法律”之門外躑躅一般... 《審判》和《城堡》中的K是雙重隱喻(double-metaphors),展現瞭個體在極權政治環境下麵對強權、官僚體係無所作為的命運,也是缺乏靈魂之個體隨波逐流的內在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