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1
第一章 朔方軍的設置||9
第一節 朔方軍設立之前的西北形勢||10
第二節 唐朝對突厥的基本政策與安置辦法||14
第三節 羈縻府州的設立||20
第四節 羈縻府州的作用||32
第五節 北陲兩大都護府的確立||38
第六節 形勢的驟變與朔方軍的設置||43
第二章 朔方軍的早期發展||68
第一節 突厥降戶叛亂的形勢分析||68
第二節 朔方軍由臨時齣徵到常規鎮守||70
第三節 張仁願仕職與三受降城的構築||75
第四節 三受降城與朔方軍發展||80
第五節 三受降城與唐朝的防務政策||85
第三章 朔方軍節度使的確立與極盛||103
第一節 朔方節度使的確立||103
第二節 朔方節度使首任人選問題||109
第三節 六鬍州與突厥||111
第四節 朔方軍的強化||115
第五節 朔方軍與羈縻府州之關係||123
第四章 朔方軍與鬍兵蕃將||138
第一節 朔方軍轄屬內的鬍族||139
第二節 朔方軍之盛與蕃兵鬍將||143
第五章 朔方軍地位的轉變與僕固懷恩的反叛||157
第一節 僕固懷恩就任朔方節度使問題||158
第二節 僕固懷恩之叛||164
第三節 僕固懷恩反叛與肅代之際的朔方軍及唐廷對策||166
第六章 李懷光再叛與中唐政局||185
第一節 代德之際朔方軍的變化||186
第二節 代德之際的政治形勢||188
第三節 諸鎮連兵與涇原之變||190
第四節 德宗齣逃奉天與李懷光救駕||194
第五節 李懷光反叛問題||197
第六節 李懷光反叛的失敗||204
第七章 德宗時期朔方軍的改製與政治走嚮||217
第一節 德宗對朔方軍製進行的改變||218
第二節 李懷光反叛與邠寜、河中的分立||222
第三節 禦邊格局的轉換與朔方軍的嬗變||225
第四節 朔方軍南北分域與唐廷防邊政策的調整||230
第八章 新形勢之下的朔方軍||254
第一節 新格局下朔方軍的角色與機能||255
第二節 憲、穆之交朔方軍在西北防綫中的作用||265
第三節 簡短的結論||273
第九章 穆宗至宣宗時期朔方軍與西北的形勢||282
第一節 長慶會盟形勢下的朔方軍||282
第二節 唐廷內政支配下的西部與朔方軍的動嚮||288
第三節 河湟失地的收復與靈州的交通地位||298
第四節 餘論||307
第十章 唐末的形勢劇變與朔方軍的分化||318
第一節 懿宗時期的社會動亂||319
第二節 社會的動蕩與權力格局的再分配||323
第三節 西北節鎮的分化與朔方軍的結局||330
第四節 簡短的結論||333
附錄||339
一、朔方軍大事係年||339
二、朔方節度使任職錶||360
三、參考書目||368
四、作者學術檔案||385
後記||389
· · · · · · (
收起)
評分
☆☆☆☆☆
不能把唐軍事史說清楚。還是需要參考更多的軍事製度史。
評分
☆☆☆☆☆
不能把唐軍事史說清楚。還是需要參考更多的軍事製度史。
評分
☆☆☆☆☆
平鋪直敘。像是把文言文的材料用白話文按順序說瞭一遍。
評分
☆☆☆☆☆
三星半吧,不是覺得本書一般,而是以作者的能力應該呈現一部更好的作品。本書以朔方軍研究為名,近乎寫成瞭一部通史。當然作者並非麵麵俱到,而是圍繞朔方軍與唐廷及西北民族的關係而展開,也就是著重於對外分析,如果說本書缺少什麼,那就是對朔方軍的內在分析。首先作者將唐廷與外族兩條綫索瑣碎的置於各論之中,導緻這兩條綫索不夠明晰,第一章其實可以更好的將製度史與政治史相結閤。其次沒有徹底將朔方軍作為藩鎮曆史的一部分以小見大,有時已接近但又戛然而止,對於朔方軍的內部結構及曆任節度使選任遷轉也沒有整體分析,從這角度分析朔方軍的地位更有說服力吧。更遺憾的是安史之亂中朔方軍的動態影響沒有專章論述,部分雜糅進瞭僕固懷恩一章。另外作者執著於朔方軍的名號,在其演變為京西北八鎮之一後,僅僅就朔方談朔方顯然不閤適。
評分
☆☆☆☆☆
平鋪直敘。像是把文言文的材料用白話文按順序說瞭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