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最负盛名,1908年先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 1910年再经作者删定而流行。它的中心论题是“境界”。王国维首先确认有无境界是诗词创作的关键,这就使得境界一说,成为《人间词话》乃至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近百年来,王学的研究者,总是首先解释境界一词,再接着探讨王国维美学与文学思想的基本面貌。围绕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形成了真景物与感情,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隔与不隔,出与入等命题。由于诸说均与境界的基本思想不可分,使得《人间词话》成为一部有系统的诗学著作。
我觉得人间词话的价值就在于里面提到的词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所以我看人间词话看注的更多。 人间词话提出了对词的审美主张,以境界为评价标准,有人说这是个创新,但我觉得这么说很牵强,境界这个词很早就有人提了,文心雕龙中就有各种关于境界的词汇。人间词话的贡献可能是第...
评分“大师可评,我不可妄评”,我深然之。但享受了大师的大作,不说点什么觉得有点自私,所以不避寡陋,准备说点什么,但又实在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话,所以只好引用大师本人的话来姑且作为评论。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
评分旁白: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
评分王国维怕是把词读得最透的人了。 所以,才可以用那样准确又简单的三句话勾勒长长的人生吧。 一个人站在高处,端详漫漫的前路,或许眯起双眼来极目望向那天际尽头。 也许,什么都看不到;也许,有绰约的轮廓。 但高处风寒却直直透进心里来,这一种寥廓,无人说。 有时候,人...
评分南宋词人不入辛门即踏姜径。姜夔是任何文论词评都绕不开的,人间词话里也有大量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姜夔的内容,最近得闲,重翻了一下词话,发现王国维对姜的态度挺有趣的。先把他的一些评论整理如下: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石《...
对着上一本翻得 遇到不懂的就翻这本 很好
评分硕导之作。读硕的时候没看,而今读博跨专业翻过去一天看完,期间心理活动是很丰富的,呵呵。
评分看原文就好了,看太多评论,反冲淡了最初真实的感觉。里面的评论良莠不齐,尤其是在文革期间那些评论家的发言,无一不与政治思想挂钩,看起来很憋气。
评分王静安真是个妙人
评分硕导之作。读硕的时候没看,而今读博跨专业翻过去一天看完,期间心理活动是很丰富的,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