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瞭解農民及其行為,就不能說是對人民公社有真正的瞭解。您知道人民公社時期農村生活中那些瞞産私分、“偷”糧食的故事麼?人民公社時期農民生活中到底有多少“貓膩”,它們究竟是怎麼迴事?本書就是這樣一部關於人民公社時期農村生活中那些“貓膩”的調查文集。
通過實地調查,作者發現,農民行為對人民公社的命運、對後來“包産到戶”的形成,甚至對那以後的農村經濟及農村生活,都有著長遠、深刻的影響。
高王淩,男,1950年生,北京人,曆史學傢。山西大學曆史係本科(1973-76),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1978-81),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1981-),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曾赴美國、意大利、德國、奧地利、斯洛文尼亞等多處大學訪問和參加學術活動,曾任路思(LUCE)基金學者(1986—87,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獲福特(FORD)基金會資助,研究中國農村改革及相關的的曆史問題。
1 1963年在勐海,曾问老百姓,你们心里到底想什么?农民回答说:三有四母,八百斤,有田地,耕牛,房子,母猪,母鸡,母马,母牛,八百斤粮食。 2 借粮,每年借,借上不还。 3每年秋天扣,春起不够吃上再借。 4 孟连,瑞丽两县各跑了一半。思茅两个月跑了4万多人。 5缅甸北部边...
評分http://news.sohu.com/20070115/n247613058.shtml "2004年,一本《中国农民调查》刺痛了很多读者的心。虽然“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说法流传已久,但是通过这本书,公众才明白“三农问题” 到了怎样一种危险的境遇。相比之下,高王凌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
評分http://news.sohu.com/20070115/n247613058.shtml "2004年,一本《中国农民调查》刺痛了很多读者的心。虽然“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说法流传已久,但是通过这本书,公众才明白“三农问题” 到了怎样一种危险的境遇。相比之下,高王凌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
評分http://news.sohu.com/20070115/n247613058.shtml "2004年,一本《中国农民调查》刺痛了很多读者的心。虽然“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说法流传已久,但是通过这本书,公众才明白“三农问题” 到了怎样一种危险的境遇。相比之下,高王凌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
評分记得当年阅读《山乡巨变》《暴风骤雨》《创业史》,看电影《金光大道》,似乎我们的农民政策是那样的深得人心,是那样的光辉灿烂,是那样的丰功伟业。 然而,据剑桥中国史所载,在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及其后,有许许多多的农民饿死。。。 现在看这本有关人民公社时期的书,才真的...
指齣的現象確實很有意思,但是分析的實在太淺,寫法也不能讓人苟同。
评分所謂“反行為”,似乎全書並沒有給齣一個明確的定義,隻是在揭露一些調查得來的現象。主要是在講中國農民並非被動地接受中共給定的製度、政策,而是以自古以來的方式不斷地衝擊著現有製度,而這對於後來中共上層的製度改革是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的。
评分: F325/0213
评分修正瞭吳思的觀點。
评分所謂“反行為”,似乎全書並沒有給齣一個明確的定義,隻是在揭露一些調查得來的現象。主要是在講中國農民並非被動地接受中共給定的製度、政策,而是以自古以來的方式不斷地衝擊著現有製度,而這對於後來中共上層的製度改革是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