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民公社 社会学 农民 历史 高王凌 中国 经济史 反行为
发表于2025-02-22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若不了解农民及其行为,就不能说是对人民公社有真正的了解。您知道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生活中那些瞒产私分、“偷”粮食的故事么?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生活中到底有多少“猫腻”,它们究竟是怎么回事?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生活中那些“猫腻”的调查文集。
通过实地调查,作者发现,农民行为对人民公社的命运、对后来“包产到户”的形成,甚至对那以后的农村经济及农村生活,都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
高王凌,男,1950年生,北京人,历史学家。山西大学历史系本科(1973-76),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78-8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1981-),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赴美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多处大学访问和参加学术活动,曾任路思(LUCE)基金学者(1986—87,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获福特(FORD)基金会资助,研究中国农村改革及相关的的历史问题。
见过本人
评分这样的书不被人关注真不可解.!
评分在包产到户改革之前,人民公社制度早已面目全非。一句话,农民只不过是老实,并不傻啊。
评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农民是对策的播种机。
评分陈寅恪说过“中国之人,上愚而下诈”。人民公社时期欺上瞒下蔚然成风,农民的反行为也算是一种“弱者的抵抗”。国家统购统销,高征收之下农民为了生存,只得突破道德水准,与基层干部一道“瞒产私分”和“借而不还”,当然更多的是“抓握”和“偷”。全国各地方式和手段大同小异,只是在偷的种类上有所区分。但归根到底为了生存,人性为制度所改变,这种无力感是肉食者靡道德说教无法设想的。可惜在三年饥荒时期发挥过重大作用的“自留地”在文革还是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直至国家崩溃之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施行,历史又回到了过去原点,开始按照正常的经济运行发展规律驶入正轨,但直到今天,农民依然是最大的“牺牲者”。
http://news.sohu.com/20070115/n247613058.shtml "2004年,一本《中国农民调查》刺痛了很多读者的心。虽然“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说法流传已久,但是通过这本书,公众才明白“三农问题” 到了怎样一种危险的境遇。相比之下,高王凌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
评分1 1963年在勐海,曾问老百姓,你们心里到底想什么?农民回答说:三有四母,八百斤,有田地,耕牛,房子,母猪,母鸡,母马,母牛,八百斤粮食。 2 借粮,每年借,借上不还。 3每年秋天扣,春起不够吃上再借。 4 孟连,瑞丽两县各跑了一半。思茅两个月跑了4万多人。 5缅甸北部边...
评分1 1963年在勐海,曾问老百姓,你们心里到底想什么?农民回答说:三有四母,八百斤,有田地,耕牛,房子,母猪,母鸡,母马,母牛,八百斤粮食。 2 借粮,每年借,借上不还。 3每年秋天扣,春起不够吃上再借。 4 孟连,瑞丽两县各跑了一半。思茅两个月跑了4万多人。 5缅甸北部边...
评分作者通过对山西、云南、广东、内蒙等几个地区实地走访,通过记述被访人及当地一些志上的数据,反应农民在人民公社时期通过各种“反行为”来填饱肚子,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 本书围绕偷、借、瞒等几种情况在不同的地区的异同,反映当时各地农民的手法,同时也反应了在当时特殊情...
评分1 1963年在勐海,曾问老百姓,你们心里到底想什么?农民回答说:三有四母,八百斤,有田地,耕牛,房子,母猪,母鸡,母马,母牛,八百斤粮食。 2 借粮,每年借,借上不还。 3每年秋天扣,春起不够吃上再借。 4 孟连,瑞丽两县各跑了一半。思茅两个月跑了4万多人。 5缅甸北部边...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