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茨威格在一九三八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相比他的中短篇《同情的罪》的情节并不复杂:少尉霍夫米勒偶然认 识贵族女子艾迪特。艾迪特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姑娘,霍夫米勒对她的遭遇深 表同情。小说着重于心理层面分析,细腻剖析着“同情”在外界作用及内心意志的互搏下,呈现出来往往是失去控制的两面性。
斯台芬·茨威格(181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语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同情的罪》,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创作是作家狂乱的心的记录。和毛姆的冷静、漫长相比,茨威格通篇热情、快速,根本停不下阅读的速度,只想一再追踪剧情,深陷作者营造的头脑龙卷风中去。尽管是茨威格唯一的长篇小说,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篇幅拖沓。茨威格擅长以激情的笔触、节奏描画人物、情节,他的生命也如其作...
评分《心灵的焦灼》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对茨威格的喜欢我以前大概也说过,他写的人物传记实在好看,而陌生女人几乎成为我的榜样(自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不过如此了。《心》讲的是一个年轻军官出于同情心,频频前往某暴发户家里,和残废大小姐作伴,不...
评分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这是一个伸张个人权利的时代,这是一个自我中心的“ME时代”。读了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我开始怀疑“自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应该在哪里。 小说讲的是,我是新到驻地的一个军官。在一次晚宴上请主人的女儿跳舞,谁知这位少女双腿残废,当...
评分小说《心灵的焦灼》的卷首如是写道: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
评分最近在看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本来以为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他的中篇已经是顶峰了。《心灵的焦灼》作为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我本来还担心是否到达不了那个高度,会否拖沓反复。谁知他又一次震撼了我。每到情节紧迫之处我都陷在故事中恍恍惚惚不能自拔。而且把自己置身其中...
沉樱的翻译实在是绝美
评分想起来这本书早就读完了,但死活记不得是什么情节……
评分不喜欢茨威格式的浪漫,它带有学究气……
评分对于性格懦弱的老好人的心理描写非常传神,直接戳中我,也警示着我,真没想到茨威格最后自杀了。
评分不喜欢茨威格式的浪漫,它带有学究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