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18日生於北京協和醫院。
1966年在上海上小學,因為口吃極少有朋友。
1972年在上海上中學,開始寫作並開始在《上海少年》上發錶少年習作。
1978年2月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學習。
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論文是關於西方兒童幻想文學的研究,
《讓生活撲進童話:西方現代童話的新傾嚮》,獲全國兒童文學論文優秀論文奬。獲文 學學士學位,任 《兒童時代》小說編輯,同時開始小說和散文創作和兒童文學翻譯。
1983年齣版長篇童話譯著《小老鼠斯圖亞特》。
1984年第一篇散文《中國少女》發錶在上海《少年文藝》,獲上海青年作傢奬、陳伯吹兒童文學奬、中國作傢協會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奬。第一篇小說《當有人遇到不幸》發錶在上海《少年報》,獲陳伯吹兒童文學奬。
1986年在南京《少年文藝》上發錶小說《上鎖的抽屜》,開中國青少年文學中少女文學先河。結集齣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少女們》。同年采訪瞭上海一個女中學生的自殺事件,並寫作第一部中篇小說《女中學生之死》。
1988年齣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女中學生三部麯》。
1990年發錶第一篇成人中篇《寒鼕麗日》,開始成人文學的寫作。
1991年《女中學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書店齣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兒童文學協會選入本世紀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兒童文學作品。訪問日本,第一次看到瞭中國以外的世界,受到極大的吸引。寫作第一部女性題材長篇小說《心動如水》。
1992年作為訪問學者前往德國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嚮國際書展推薦介紹中文圖書,並演講中國獨生子女問題。三個月的歐洲生活,極大地衝擊和開闊瞭思想。寫作長篇小說《一個女孩》,對自己的童年時代做第一次全麵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寫作一係列歐洲的生活,知識分子采訪記。
11月在上海東方廣播電颱開設青少年節目《12種顔色的彩虹》,做聖誕特彆節目,捐款在上海兒科醫院設立兒童白血病無菌病房“12色彩虹屋”。節目獲上海政府新聞奬 二等奬,中國新聞奬金奬,在波蘭南部的小鎮紮庫帕納得到瞭獲奬的消息。1194年遊學美國,在新澤西小鎮上唯一的一傢意大利咖啡館裏寫作長篇小說《紐約假日》,實現瞭在一傢異國咖啡館裏寫一部小說的心願。
1995年《一個女孩》德譯本《九生》在瑞士齣版,被德國之聲選為最佳童書。
1996年《九生》獲奧地利國傢青少年圖書奬、德國國傢青少年圖書奬銀奬、獲德國青少年評委金色的書蟲奬。齣版《精神故鄉》(與陳保平閤作)。
1997年,《九生》獲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全球青少年倡導寬容文學奬德國柏林市瞭解外來文化圖書1997年特彆奬。齣版《獨生子女宣言》。策劃製作五集電視記錄片《獨生子女》。
這是一個女人的心聲。她將與你一起分享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成長過程、成長心事以及成長經驗。從孩童到結婚,從親情到愛情,一切女人的體己話,都寫在這裏。
我相信女人的一生,也要靠某種夢想的鼓勵生活下去,這種夢想有時傷害她,有時將她的生活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卻仍舊是她內心的支柱。成長的過程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它包括在錶達和體會純真感情時最初的造作。要慢慢等你所經曆的生活,來幫你洗去它的鉛華。無論用什麼眼光眺望鏡中的女人,都能發現她有瞭一種情色的美。那種美是知曉秘密後的默而不宣,是被打碎瞭什麼的釋然與放肆。是在泥沼裏嬉戲的歡陝與驚慌。因為你生育瞭自己的孩子,你發現瞭自己的天性。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先有瞭責任,然後付齣,然後纔産生愛,就像鮮花是開在泥土裏的一樣,愛是産生在全力的付齣之中。愛情沒有瞭以後纔能看齣來,你和那個他,是血肉相連瞭,還是成為陌路。傢庭是一個不怎麼能講原則的地方,因為有世界上最混亂也最柔軟多變的感情在裏麵。三十歲以後,那些在你忙於應付的生活裏被你嚮後推去的心願,在你對時間的驚異裏紛紛站瞭起來。
你遇到的那個人,像一根火柴一樣,劃亮瞭你的生命。他讓你明白自己的心還可以這樣激烈地再跳動一次,你心裏還有許多沒有被照亮過的柔情,你的生命還可以再次盛開。這個人,你自己,在愛情中,那種孤注一擲,那種火一樣的忙亂和失控,還有內心的灼痛,愛情從來就不隻是甜美的感情,灼痛必不可少。生活對女人的侵蝕有兩種:一種是貪婪和過度,像夜夜齣入於晚會;另一種是勞纍和磨損,像雙手日日在冷水量浸得又紅又腫。一個女人四十歲瞭,在驚艷於生活的同時,已經開始接受生活本來的麵目,懂得不嚮它拼命所要。也許就是因為懂得瞭不要,纔有瞭驚艷的喜悅。女人的心思總是百轉韆迴,因為太多太細太難照顧,而讓人不免生厭,為瞭不讓人,有時也不讓自己生厭,大多數女人都選擇瞭沉默。生活重新造就瞭你的臉,一張注釋著你經曆的臉。它與你心裏有多少善,有多少惡有關。瞭解到愛情是會開,也會謝的蛤瞭,一個女人的態度,並不是釋然,而是猶有不甘。她此後的生活,就是在不甘中爭取和掙紮,用韆百種方式。生活原來是這樣此一時彼一時。
雖然已經二十多歲,卻感覺還像個孩子一樣,向父母撒嬌,大聲地,甜膩地,喊著“爸爸媽媽”,拉著長音,臉上嵌著無邪明亮的微笑。 因為此刻我深知,他們都在我身邊,陪伴我,保護我,照顧我,不會拋棄我,我有堅強的後盾,我沒有什麽可怕的,他們是我的爸爸媽媽,我多安心我多幸...
評分原来有段时间还是很喜欢陈丹燕的,好像是在初高中的时候。 前两天在图书馆看到她的书,抱着年少时代还残存的对其的微薄印象,借回来翻了两页就后悔了。 当一个作家,尤其是女作家,三十多岁了还在追忆自己是个少女时候蛋疼的忧伤的时候,基本上是没什么进步了。 海派女作家...
評分翻开时 那些文字的语气 其间的落差 我无法接受 前一本<漫卷西风> 她的把70和80划分干净的语气 和现手中这本 一个人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变化 上豆瓣看了一下别人的评价 原来是新瓶装老酒 之前那本我没看过 ...
評分生活对女人的侵蚀有两种:一种是贪婪和过度,象夜夜出入于晚会;另一种是劳累和磨损,象双手日日在冷水里浸得又红又肿. 生活重新造就了你的脸,一张注释着你经历的脸...生活原来是这样此一时彼一时... 体己,怜惜,洞察,理解引导...一本写给女人的书....
評分喜欢这本书的风格,细腻的笔触,把一个女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和作者一起感受人生,还有彩铅画的画也仿佛小女孩的童话,很喜欢,想收藏这本书。
小時候很喜歡陳丹燕 後來就開始有些害怕瞭 她筆下的成熟總是有些不夠有趣 但是她對青春的比喻 總是能感動我的吧
评分女人心事
评分她用一種既是局外人又是參與者的曖昧身份撰寫女人的一生。除瞭特彆粗糙或者特彆高雅的之外,大多數的平凡女性都會經曆她寫的這一切,如此真實細膩,精細又溫情。讀到最後寫到父親的去世,我流下眼淚,真心害怕那一天的到來。因此我想起瞭安妮,她在父親去世後的顛覆和改變,由此可見父親最後給女兒的一份禮物,其舉足輕重,纔是最難想象的苦痛和喪失。反正我捨不得,更不想要。ps,6月驚喜購於上海地鐵陝西南路站的季風書店。
评分這是女孩子嚮女人成長一路的過程,閤適作為少女期間的心理啓濛書,可惜幾年前我看到的時候已經晚瞭。這本書以後再翻一翻,留做下一代教育可用,但隻限對女兒的成長。
评分——女子的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