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作家所著的散文集《蒲桥集》共60多篇。很具特色和风格。适合文学爱好者使用。
这本集子第一版有两刷,一刷是1989年,二刷是1991年。封面是一样的白色粉框黑体字,不同之处在于二刷本有一篇汪曾祺先生写于1990年12月3日的《再版后记》。《再版后记》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文人文学或学者文学”的那段讨论,老头儿很不以为然。说,“我的小说大概不是‘学者...
评分俺喜欢沈从文,所以就从“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开始读起。读完十分气愤,觉得汪老先生有点太不像话了。只说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可究竟怎么个好法,却这个也忘了,那个也没留。我最爱看高明的读后感,读到那句“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
评分典型的汪曾祺风格作品始于《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接着是《晚饭花集》,但这些都是小说作品。本书所选皆是汪老散文作品,此前未读过的文章中,喜欢《熬鹰,逮獾子》《童歌小议》《张大千与毕加索》《狼的母性》等。该集子不少篇目,汪老将卒章显志的手法运行的妙到毫颠,这也是...
评分《蒲桥集》是汪曾祺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大概八成以上的文章我读过很多遍了,不过还是看得很开心。 有些文章看了给人增长知识,有些文章看了让人明白事理,而有些文章看了让人心里平静。我更喜欢后一种文章。 汪先生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在《蒲桥集》的序里,汪先生也说他的散文...
评分典型的汪曾祺风格作品始于《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接着是《晚饭花集》,但这些都是小说作品。本书所选皆是汪老散文作品,此前未读过的文章中,喜欢《熬鹰,逮獾子》《童歌小议》《张大千与毕加索》《狼的母性》等。该集子不少篇目,汪老将卒章显志的手法运行的妙到毫颠,这也是...
当年嫌封面难看还专门拿纸包了书皮~
评分这就是属于那种三伏天还能静得下心来看的书。反正我喜欢。
评分這算優美的民俗散文。民俗自然有他的價值。但自以為不算頂級散文,少事少人少情,要物要天要地何用?包括人間草木 四方食事 腳底煙雲 聯大歲月
评分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
评分好多以前重复的选篇。大四寒假第十二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