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冊)

中國近代史(上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出版者: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徐中約
出品人:
页数:568
译者:計秋楓
出版时间:2002
价格:港币148元
装帧:平裝
isbn号码:9789622019874
丛书系列:中國近代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徐中约 
  • 中國近代史 
  • 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 
  • 中國歷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者所受到的应该是传统西方教育,有着西方学者普遍存在的对中国的偏见,有着文人书生而非历史学家的眼光,很显然,作者并没有了解他所叙述的近数百年来中国历史演变的真正原因。他并不懂中国。 这类著作吸引人目光的,只是多了点国内由于意识形态而不方便置笔的地方,在作者看...  

评分

关于目前执政党相关的部分,作者似乎是以欧美社会中对其同情者的立场来阐述的,起初略感诧异,后来想想也就明白了,真要仇视的也没兴趣来研究这个领域,所以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即使如此,毕竟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所受的学术训练和要求也不同,所以还是可以提供更多...  

评分

清军刚入关为王时,由于军事的强大,领袖出众的能力,采用了满-汉对等的权力结构,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汉族文化和延用汉族的政治机构,建立了强大的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异族统治的王朝。 但逢其衰落时,借立宪而排挤汉族官员,将大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满洲贵族的手中,并且由于缺乏...  

评分

这是我在豆瓣上找来读的第一本书。 第一点,内容的丰富与缺失,这本书采用的是从明末清初开始写起的,这是因为作者认为从这时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了与西方的接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书中体现了大量的,翔实的史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写出了这段历史,其中也有...  

评分

徐中约的这套书叙事论史比较中肯,既没有像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那样迂腐的意识形态宣传,也不像国外有些右翼的史学家那样妖魔化和极度诋毁共产主义运动和农民运动。整体上是以事实为根据,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运动指出了其积极的意义也论述其不足和缺陷。 上册基本上都是在讲...  

用户评价

评分

非阉割版。客观公正的视角,多赖海外汉学资源让材料说话。

评分

完整版 080125-080215

评分

简繁体版我对看的,上册的简体版基本上保持了原貌。1、这套近代史尽可能的客观还原多方面史实,并不是反共作品,当然,在全面叙述史实的时候,就已经与大陆官方的史实多有出入了,尤其是后半部分内容。2、这本书观点并不激进,也没有整体上的史学理论创见,但吸收成果较多,因此有些细节较有启发。

评分

完整版 080125-080215

评分

枯朽的晚清,内忧外患,帝国气数已尽。列强环伺,命悬一线。轰塌与修建,守旧与自新,各种力量相互博弈,中华民族完成了一次艰难而痛苦的破茧。这艘腐朽的巨轮在驶向现代的过程中,剧烈沉浮,险象环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