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Immanuel C.Y.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这是我在豆瓣上找来读的第一本书。 第一点,内容的丰富与缺失,这本书采用的是从明末清初开始写起的,这是因为作者认为从这时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了与西方的接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书中体现了大量的,翔实的史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写出了这段历史,其中也有...
评分 评分读史会让你不自觉地设想如果。如果⋯⋯,如果⋯⋯,仿佛得到了一种莫不可言的睿智,一种对转折点的敏感。 小学的时候看过一套全彩的历史故事集(有三册,硬皮的),爱不释手。可能受色调的影响,对春秋战国那段尤其喜爱。我印象中春秋是绿的,明清是青的。上高中以后却...
评分没有教科书的教条、没有过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没有大陆版过多的删节,这版中国近代史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作为中国近代史,作者并没有单独去叙述近代中国的衰败与名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而是从对近代有较大影响的清朝一直写到二十世纪末期,这早已超出了通常人们所认为的近代史范...
评分作者所受到的应该是传统西方教育,有着西方学者普遍存在的对中国的偏见,有着文人书生而非历史学家的眼光,很显然,作者并没有了解他所叙述的近数百年来中国历史演变的真正原因。他并不懂中国。 这类著作吸引人目光的,只是多了点国内由于意识形态而不方便置笔的地方,在作者看...
看完这个就感觉中学课本都是些什么破烂啊……当然,可能是老师破烂也说不定。
评分所谓智慧,大概就是能看清现在究竟是康乾盛世,是同治中兴,还是皇族内阁吧,不要做1904年还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那个人。
评分我几次在历史中读到温情,都是出自海外华人之手,我想,徐先生也正是在历史散落的各种真实里构建着一种秩序。大体而言,这本通史的叙事脉络与大陆官方是比较接近的,但关键在于,少了简单粗暴的结论和意识形态的言辞,多了被隐蔽的史实证据和不偏倚的个人见解(后浪版删节了三分之一!)。第一编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整体视角展示传统中国的大背景,赞。
评分买了这本书的内地版,发现删节问题很严重,所以就放在桌子上没再翻开过了。从朋友那里借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繁体中文版。经过先前的一些繁体书籍的阅读,现在看繁体基本无障碍,而且阅读速度还挺快,大有赶超简体中文的趋势。徐中约教授的这本著作大名鼎鼎,很早之前就有所耳闻,像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集大成之著作。作者从清代开始论述,这个非常好,因为很多近代的问题都是在为满清统治还债吧,所以这种写作的延续性让读者会更好地理解我们到底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看完上册,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信息量很大,但又一点不繁琐,因为徐中约在构建各个时间段的社会形貌与变迁时,把每个时段沿革衔接的非常好,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很通晓社会学的精髓,能够很好的引用资料,对近代变迁与诸多不幸分析得很深刻。
评分果然名不虚传,条理十分清晰,言语亦流畅。很有西方修史的风范。唯一美中不足是细节稍差(毕竟是通史),另外翻译味道较浓(看出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