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係世界著名指揮傢小澤徵爾在六十年代初的遊學隨筆,原作在日本曾連續再版十六次。全書分《離彆日本》、《指揮比賽》、《丹榖森林音樂節》、《再見吧!歐洲》、《迴到日本》五大部分。用生動、自然、親切的筆觸記敘指揮傢年青時期遊學歐美、萬裏尋師的經曆。
一个年轻人只身随着一艘货轮来到了异国他乡,讲着蹩脚的英文和法文,骑着一辆小摩托从马赛到了巴黎,莫名其妙的参加了贝桑松的指挥大赛,又出乎意料的拿了冠军,随即开始向众多欧美的顶级指挥大师学习,包括卡拉扬和伯恩斯坦,这样的经历让人羡慕不已。这样的游学故事好像太...
評分初读此书 感觉像是小学生作文一样 不过也难怪 要一个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指挥家去做一件本该是作家们做的事 也怪勉为其难的 而且绝对有翻译的原因才显得那么稚嫩 好多音译也跟现在有所不同 读完此书我有一个跟此书内容关系不大的随感 感叹现在的出版业之萧条 现在读书的人多了...
評分可惜勒布莱希特(《谁杀了古典音乐》www.douban.com/subject/1037101/《音乐逸事》www.douban.com/subject/2029857/)没有读过这本六十年代初小泽写的这本游学录,不然,他的两本音乐名人轶闻录里,又可以多出许多生趣盎然的材料。 1959年,刚刚二十五岁的小泽骑着一辆轻便摩托...
評分可惜勒布莱希特(《谁杀了古典音乐》www.douban.com/subject/1037101/《音乐逸事》www.douban.com/subject/2029857/)没有读过这本六十年代初小泽写的这本游学录,不然,他的两本音乐名人轶闻录里,又可以多出许多生趣盎然的材料。 1959年,刚刚二十五岁的小泽骑着一辆轻便摩托...
評分初读此书 感觉像是小学生作文一样 不过也难怪 要一个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指挥家去做一件本该是作家们做的事 也怪勉为其难的 而且绝对有翻译的原因才显得那么稚嫩 好多音译也跟现在有所不同 读完此书我有一个跟此书内容关系不大的随感 感叹现在的出版业之萧条 现在读书的人多了...
比起近年齣版的小澤徵爾的書(《我們同年生》《與小澤徵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這本書更關注於大師求學經曆和故事,第一人稱講述,沒有“糾正樂譜”這種廣為人知的故事,更多的是細節和他的傢書。僅僅三年,從貝桑鬆到紐約,從明希、卡拉揚到伯恩斯坦,他刻苦學習,終於成為世界一流指揮。
评分太可愛瞭太可愛瞭!!!呃,最近又深陷昭和時代。。
评分為瞭寫論文查到的書。小澤真的是典型的日本人性格啊~
评分年輕時候的小澤徵爾的遊學筆記。記錄自己如何努力的點滴。他是個讓人尊敬的指揮傢。
评分很熱血也很有趣的一本書,小澤徵爾年少時的衝勁讓人嘆服。PS:小澤徵爾業餘時間喜歡逛女性內衣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