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 in Peking

Moment in Peking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出版者:The John Day Co,
作者:Yutang Lin
出品人:
页数:815
译者:
出版时间:1939-5-31
价格:$10.00
装帧:Hardcover
isbn号码:97899974125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京华烟云 
  • 英文原版 
  • 小说 
  • 经典 
  • 原版书 
  • 英文 
  • Peking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暑假里看完了英文版的京华烟云,这真是我学英语史上的一件大事情。因为那本书确实很厚,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本厚厚的英文原著小说。书里面有好多好多关于中国的风俗,让我觉得分外有趣,甚至开始相信红楼梦可以译成英文。林语堂的文笔是非常平和自然和美丽的。 当是时(我...  

评分

我用一种很偏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一次又一次,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这么看着,一次又一次,看着,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  

评分

借着回家的功夫,将一整本《京华烟云》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前面2章读得仔细,后面则未免草率。只是为了赶在回学校前翻阅完,省得将偌大一本书再搬回来。纸张摸着很舒服,只是封面显得张扬亮丽,略失了历史长卷的钩沉感。 读书,大部分是因了那新旧两部电视剧的缘故。电视的剧本...  

评分

母亲责备我看书的态度,说有些书固然粗读,有些书确实需要反复思量的精读。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然而选择书的态度和她不同,别人的精典是别人的,在我看来,如果是部小说,自然要故事好、人物佳,自然而然的吸引我去反复精读。大时代的背景最好不落痕迹的镶嵌在故事情节里...  

评分

借着回家的功夫,将一整本《京华烟云》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前面2章读得仔细,后面则未免草率。只是为了赶在回学校前翻阅完,省得将偌大一本书再搬回来。纸张摸着很舒服,只是封面显得张扬亮丽,略失了历史长卷的钩沉感。 读书,大部分是因了那新旧两部电视剧的缘故。电视的剧本...  

用户评价

评分

姚莫愁。教会了我很多。。。

评分

电视剧和书都很棒!

评分

知道了好多中国词汇的英语叫法=。=有时候还真对应不起来,都不是拼音来的。

评分

different from the tv series

评分

终于读完了。中文是五分之四的时候实在读不下去了。这次忽然觉到他只是在记述中国的一个片段,一种生活、一种人生态度,所以读者首先是西方人/要说有趣程度,老实说,我觉得不怎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