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哲学批判

现代性的哲学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有奎 编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
价格:23.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801907257
丛书系列:哲学新视界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 现代性
  • 现代哲学
  • 哲学
  • 现代性
  • 哲学
  • 批判
  • 社会理论
  • 思想史
  • 文化批判
  • 启蒙
  • 后现代
  • 理性
  • 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的洪流把自愿的和不自愿的人们义无反顾地卷入现代性。现代性这只怪兽的最大怪异之处在于,本真的生命存在只能以颠倒的物化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物化造就了经济帝国主义,也使人类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关心人类未来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们,从各个角度考察现代性,构威多声部的大合唱。善于辨别音色的耳朵能够从合唱中聆听到一个响亮的音符,那是马克思的声音。作者立足于马克思生存论视域的辩证分析,既不同于实证科学,也不同于海德格尔理解的人道主义,从而克服了简单的苟同或者情绪性的谩骂态度,揭示了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根源,划定了现代性的边界,透露出人类未来的消息。从马克思生存论的角度分析现代性,这在国内学术性著作中尚不多见。

作者简介

张有奎1971年生,男,汉族,陕西凤翔人,1994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加拿大LJBC维真学院学习半年时间。现任教于厦门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哲学。至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信息

导 论/1   第一节 哲学与时代/1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性/4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问题的凸现/11   第四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14   第五节 本文的思路/21 第一章 现代性及其形而上学本质/28   第一节 现代性概念的界说/28     一 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29     二 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42   第二节 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本质/49     一 现代性的背景分析/49     二 康德的启蒙概念/52     三 黑格尔与主体性的凯旋/58     四 意识哲学与现代性的本质/65   第三节 两种面对现代性的哲学态度/68     一 后现代性的“颠覆”/68     二 哈贝马斯的“重构计划”/74 第二章 内在性之被贯穿:马克思生存论视域的确立/82   第一节 内在性问题/82     一 内在性的基本建造及其困境/83     二 瓦解内在性的哲学思路/87   第二节 感性对象性活动——实践概念的提出/91     一 实践概念内涵的历史变迁/91     二 感性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对实践的本质规定/96     三 解读实践概念的两种不同方式/102   第三节 马克思生存论的彰显/108     一 生存与实践、生存论与存在论/108     二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意蕴/113     三 马克思生存论与存在主义的原则区别/118     四 马克思生存论的当代意义/122 第三章 基督教神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批判/126   第一节 宗教之独立幻相及其破除/127     一 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缺陷/127     二 费尔巴哈的神学批判及其理论意义/131     三 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136   第二节 基督教的辩护性回应及其误区/146     一 投射理论及其前提预设/146     二 信仰与启示/148     三 神学维度的意义及其误区/154   第三节 基督教和现代性的共谋关系/158     一 基督教与现代性的缘起/158     二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透视/163     三 宗教:现代性的精神避难所/167 第四章 国民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批判/172   第一节 国民经济学范畴的非历史性质/172     一 亚当·斯密与国民经济学的确立/173     二 经济人:国民经济学的抽象前提/177     三 蒲鲁东之“贫困”的根源/183   第二节 异化劳动的形而上追问/188     一 对象化和异化概念的区分/188     二 异化劳动的内在规定/191     三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196     四 异化劳动学说的理论定位/200   第三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203     一 作为理论基础的新历史观/204     二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建构/207     三 《57-58手稿》哲学解读的当代意义/210   第四节 资本概念的哲学意蕴/212     一 社会关系的物化/213     二 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什么/217     三 资本的内在规定及其后果/222 第五章 共产主义与现代性的终结/228   第一节 整体性与进步/228     一 整体性与历史决定论/229     二 进步:神话还是事实? /234     三 唯物史观和历史终结论批判/238   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生存论性质/244     一 几种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理论/244     二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生存论意蕴/248     三 克服对共产主义的两种误读/253   第三节 现代性的终结/258     一 人对物的依赖及其限度/259     二 现代性终结的可能性及其条件/263   第四节 真正的人类史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68 主要参考文献/271 后 记/28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