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阴谋

艺术的阴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河清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55
译者:
出版时间:2008-5
价格:3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553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当代艺术
  • 艺术的阴谋
  • 艺术理论
  • 评论
  • 河清
  • 文化
  • 艺术史
  • 艺术
  • 阴谋
  • 文化
  • 隐喻
  • 权力
  • 创作
  • 真相
  • 批判
  • 哲学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

作者简介

河清,1958年生于浙江省临安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下乡当知青两年半。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法语专业。1985年孝上浙江美术学院西方美术史硕士研究生。1987年赴法国,就学于巴黎第一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1992年获艺术史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再度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究,逗留两年。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河清的学术关注不仅仅止于艺术史,而是广泛涉及一系列与中国当今现实密切相关的文化理论问题。主要著作有:《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民主的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文专著《静之象——中国思想与艺术》等。另在《读书》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

目录信息

前言总序 国际当代艺术是一种美国艺术第一章 何谓“当代艺术” 1.时间意义与特指意义 2.不是“先锋”,仍是“先锋” 3.绘画雕塑靠边站,装置概念占前台 4.“当代艺术”,原产美国 5.切除“历史”的横切面第二章 “美国绘画”的横空出世(1945-1960) 1.文化冷战——“一块红布前的公牛” 2.中央情报局——美国的“文化部” 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民主和自由的堡垒” 4.“非政治”的政治画 5.艺术史的暴力——“绘画”的最后一曲挽歌第三章 “美国艺术”国际地位的确立(1964) 1.黑山学院——“美国艺术”的黄埔军校 2.激浪派——美国艺术“国际”的雏形 3.卡塞尔文献展——“美国式艺术”的“国际大展” 4.“农村包围城市”——COBRA、杜塞尔多夫、卡塞尔、威尼斯、米兰和尼斯对巴黎的合围 5.“另立中央”——纽约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威尼斯的背叛”……)第四章 欧洲的“英国式艺术”(1960年代) 1.克莱恩、曼佐尼与博伊斯 2.法国“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的欧洲变种”) 3.德国“激浪派” 4.维也纳“行动派” 5.意大利“贫穷艺术”第五章 “国际当代艺术”——顺美者昌,逆美者亡(1970年至今) 1.以“国际”(世界主义)和“当代”(时代精神)的名义 2.“美德轴心” 3.英、瑞、荷“中坚” 4.法、意、西“臣服” 5.苏、东欧“归降”,亚非拉“国际”(“当代艺术”日不落)第六章 “无形的学院”——“三M党” 1.当代艺术市场 2.当代艺术博览会 3.当代艺术双年展和博物馆 4.当代艺术理论家和策展人 5.当代艺术媒体宣传第七章 “国际当代艺术”之情状 1.日常性:生活即艺术(“日常的神话”) 2.杂耍性:混淆各艺术门类(“总体艺术”) 3.受操控性 4.股市投机性 5.文化性(政治性、挑衅性、自恋性、宗教性、粗俗性、儿戏性、重复性、假大空……)第八章 西方艺术,中国制造 1.“当代性”遮盖“地域性” 2.“同质的多样性” 3.中国性的告缺 4.为“国际”而艺术(“中国概念股”) 5.美术学院,解散?结论附录一 一、国际当代艺术中的“美德轴心”或美国霸权 二、应当绞死建筑师?——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中标建筑方案质疑附录二 一、波德利亚尔:《艺术的阴谋》节译 二、多梅克:《没有艺术的艺术家》节译 三、多梅克:《艺术的贫困》节译 四、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译评 五、克莱尔论威尼斯双年展 六、“文化霸权”与“文化侵略”——塞尼叶女士访谈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昨天朋友圈里有人转了河清的一篇“美式当代艺术投机已是强弩之末,中国人勿当接盘“冲头” 我粗读了一下,主要思想好像还是离不开河清比较广为人知的论述,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我觉得概括的很好就直接拿来用了,文章中多出的地方应该是对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进行的评价, 河...  

评分

这本书饱受争议。懂点艺术的人说它观点太偏激,不懂艺术的人说它就是个烂五毛;搞学术的人说它论点论据不足,不搞学术的人说我读它干嘛。 但是这本书如果让我写,我也会这么写! 可惜的是,我没有这样的才学。   黄河清老师首先是个精通法文的人,一...  

评分

河清先生在当代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让他在梳理和陈述方面底气十足,无论是“极简主义”、“激浪派”还是“新现实注意”的要义都十分精准。 当然,提出“市场”成为“学院”之后的又一个衡量维度; “美国主义”挂“国际主义”之名行“霸权艺术”之实; ...  

评分

昨天朋友圈里有人转了河清的一篇“美式当代艺术投机已是强弩之末,中国人勿当接盘“冲头” 我粗读了一下,主要思想好像还是离不开河清比较广为人知的论述,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我觉得概括的很好就直接拿来用了,文章中多出的地方应该是对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进行的评价, 河...  

评分

美国化的全球扩张,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就算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从历史上看,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文化扩张不可避免,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汉唐的中国,在当时可以影响到的范围内,这些文明的艺术无疑都有一定的侵略性,如果借用本书的寓意,“艺术的阴谋”一直都存在着了。  ...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后面有点审美疲劳,觉得作者观点有点过于偏激了,不过呢本身说就是一个偏激的话题,所以还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

评分

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书,用阴谋论概括了整个艺术发展史,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智商

评分

有些专业上的不到位。根源没理完 状态是对的。都是和撒旦有关系

评分

作者逻辑感人,单序就值得被嘲笑五遍,自以为摸到了一点意识形态冲击艺术市场的碎片就兴奋得大书特书,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实则与攻击方别无二致,或者更滑稽,直接拿政治立场来攻击艺术作品。拾人牙慧,自我发挥,在行文中不停地竖起稻草人靶子,把不入流的作品当作当代艺术的代表,把美当作小孩子过家家而饱含知识分子的优越感随意嘲笑。其人或许是对艺术史如数家珍,但对美,犹如一个夸夸其谈的瞎子。

评分

矫枉过正吧,而且言语中满是怨念,你这是搞这么多年学问人的姿态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