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
河清,1958年生于浙江省临安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下乡当知青两年半。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法语专业。1985年孝上浙江美术学院西方美术史硕士研究生。1987年赴法国,就学于巴黎第一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1992年获艺术史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再度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究,逗留两年。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河清的学术关注不仅仅止于艺术史,而是广泛涉及一系列与中国当今现实密切相关的文化理论问题。主要著作有:《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民主的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文专著《静之象——中国思想与艺术》等。另在《读书》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
昨天朋友圈里有人转了河清的一篇“美式当代艺术投机已是强弩之末,中国人勿当接盘“冲头” 我粗读了一下,主要思想好像还是离不开河清比较广为人知的论述,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我觉得概括的很好就直接拿来用了,文章中多出的地方应该是对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进行的评价, 河...
评分这本书饱受争议。懂点艺术的人说它观点太偏激,不懂艺术的人说它就是个烂五毛;搞学术的人说它论点论据不足,不搞学术的人说我读它干嘛。 但是这本书如果让我写,我也会这么写! 可惜的是,我没有这样的才学。 黄河清老师首先是个精通法文的人,一...
评分河清先生在当代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让他在梳理和陈述方面底气十足,无论是“极简主义”、“激浪派”还是“新现实注意”的要义都十分精准。 当然,提出“市场”成为“学院”之后的又一个衡量维度; “美国主义”挂“国际主义”之名行“霸权艺术”之实; ...
评分昨天朋友圈里有人转了河清的一篇“美式当代艺术投机已是强弩之末,中国人勿当接盘“冲头” 我粗读了一下,主要思想好像还是离不开河清比较广为人知的论述,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我觉得概括的很好就直接拿来用了,文章中多出的地方应该是对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泡沫进行的评价, 河...
评分美国化的全球扩张,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就算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从历史上看,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文化扩张不可避免,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汉唐的中国,在当时可以影响到的范围内,这些文明的艺术无疑都有一定的侵略性,如果借用本书的寓意,“艺术的阴谋”一直都存在着了。 ...
看到后面有点审美疲劳,觉得作者观点有点过于偏激了,不过呢本身说就是一个偏激的话题,所以还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书,用阴谋论概括了整个艺术发展史,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智商
评分有些专业上的不到位。根源没理完 状态是对的。都是和撒旦有关系
评分作者逻辑感人,单序就值得被嘲笑五遍,自以为摸到了一点意识形态冲击艺术市场的碎片就兴奋得大书特书,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实则与攻击方别无二致,或者更滑稽,直接拿政治立场来攻击艺术作品。拾人牙慧,自我发挥,在行文中不停地竖起稻草人靶子,把不入流的作品当作当代艺术的代表,把美当作小孩子过家家而饱含知识分子的优越感随意嘲笑。其人或许是对艺术史如数家珍,但对美,犹如一个夸夸其谈的瞎子。
评分矫枉过正吧,而且言语中满是怨念,你这是搞这么多年学问人的姿态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