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 sequel to her book 84, Charing Cross Road, New Yorker Hanff travels to England to meet her pen pals firsthand.
海蓮·漢芙,1916年生於美國費城,一生大部分時間是作為一名劇作傢在紐約度過的。然而,她在1970年齣版的書信集迴憶錄《查令十字街84號》令她名聲大振,並使她得以訪問倫敦,並撰寫本書。她終身未婚,1997年在紐約逝世。
十年前读那本书信集,为海莲和弗兰克的书信友谊感动,十年后,它的续集《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也刊印了,在书店看到的那刻心里小小激动了下。 其实,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海莲与弗兰克书信往来的具体内容了,只是感动于一份维持二十年的书信情谊,真真印证了木心的那句“从前...
評分 評分 評分1945年10月1日,住纽约第二大街的一位女士,正在为寻不到一本好书而苦恼。 那天早上,她从经常看的《星期六文学评论》广告区,看到了一家英国旧书店打的广告,就按着报纸上的地址写了一封购书信。 “诸位先生, 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古董书店”这字眼让我有些害怕,因...
評分总体上还是比较喜欢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海莲的个性,还有她在伦敦收获的友情也让人感动,这也加深了离别时的悲情色彩。 不过,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直译过来应该是“布鲁姆斯伯里街上的女公爵”,这应该是来自六月二十二日一篇最后海莲对自己的...
You are 15 years late. But it's okay.
评分讀來讀去不明白書後簡介的"unlikely love story"什麼意思…
评分感覺算是84的延續,但又不是,僅僅去書店的那幾次也都是草草瞭事的,因為本身已經什麼都沒有,僅僅是那個地方瞭,人走瞭,書沒瞭。Helene對於倫敦的那種嚮往源自很多事情,當她真正到瞭這裏,就像是一場重逢,和老朋友的重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pb,最開始兩人相處的很簡單,但是逐漸瞭解以後,pb真的是一個好朋友兼好嚮導。十五年晚嗎?可能是晚瞭,連Helene都覺得晚瞭,但是也許也不晚,沒有那麼多的完美,就像是即便到瞭倫敦,最後也沒看到倫敦塔,有時候相遇就夠瞭,更何況frank已經離開瞭
评分延伸閱讀:84, Charing Cross Road
评分獻給倫敦市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