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 sequel to her book 84, Charing Cross Road, New Yorker Hanff travels to England to meet her pen pals firsthand.
海莲·汉芙,1916年生于美国费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作为一名剧作家在纽约度过的。然而,她在1970年出版的书信集回忆录《查令十字街84号》令她名声大振,并使她得以访问伦敦,并撰写本书。她终身未婚,1997年在纽约逝世。
《查令十字街84号》没有使我富有,它只是让我收到数以百计的来信和电话,使我受到好评,恢复我一路走来丢失已久的自信和自尊。我一生都在期盼来伦敦看看,我在查令十字街84号下车,来到昔日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我心中想着一个人,我和他通了这么多年的信,如今,我来到了这里...
评分总体上还是比较喜欢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海莲的个性,还有她在伦敦收获的友情也让人感动,这也加深了离别时的悲情色彩。 不过,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直译过来应该是“布鲁姆斯伯里街上的女公爵”,这应该是来自六月二十二日一篇最后海莲对自己的...
评分 评分对于爱书之人而言,真的很有必要读一读《查令十字街84号》 或是由这书改编的电影。而今,《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也在国内出版了。它是《查令十字街84号》的续集,当知道了《查令十字街84号》 的故事,就越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后续。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是女作家海莲·...
评分文/文小妖 “请多来信告诉我关于伦敦的一切。我幻想着那一天快点到来——我步下轮船、火车,踩上布着灰尘的人行道……我要走遍柏克莱广场,逛尽温柏街;我要置身在约翰·多恩布道的圣保罗大教堂;我要趺坐在伊丽莎白拒为阶下囚的伦敦塔前台阶上……我到英国是为了探寻英国文学...
延伸阅读:84, Charing Cross Road
评分感觉算是84的延续,但又不是,仅仅去书店的那几次也都是草草了事的,因为本身已经什么都没有,仅仅是那个地方了,人走了,书没了。Helene对于伦敦的那种向往源自很多事情,当她真正到了这里,就像是一场重逢,和老朋友的重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pb,最开始两人相处的很简单,但是逐渐了解以后,pb真的是一个好朋友兼好向导。十五年晚吗?可能是晚了,连Helene都觉得晚了,但是也许也不晚,没有那么多的完美,就像是即便到了伦敦,最后也没看到伦敦塔,有时候相遇就够了,更何况frank已经离开了
评分多么希望我在去伦敦前读过这本书
评分感觉算是84的延续,但又不是,仅仅去书店的那几次也都是草草了事的,因为本身已经什么都没有,仅仅是那个地方了,人走了,书没了。Helene对于伦敦的那种向往源自很多事情,当她真正到了这里,就像是一场重逢,和老朋友的重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pb,最开始两人相处的很简单,但是逐渐了解以后,pb真的是一个好朋友兼好向导。十五年晚吗?可能是晚了,连Helene都觉得晚了,但是也许也不晚,没有那么多的完美,就像是即便到了伦敦,最后也没看到伦敦塔,有时候相遇就够了,更何况frank已经离开了
评分a story of a commonplace and lucky gir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