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 sequel to her book 84, Charing Cross Road, New Yorker Hanff travels to England to meet her pen pals firsthand.
海莲·汉芙,1916年生于美国费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作为一名剧作家在纽约度过的。然而,她在1970年出版的书信集回忆录《查令十字街84号》令她名声大振,并使她得以访问伦敦,并撰写本书。她终身未婚,1997年在纽约逝世。
对于爱书之人而言,真的很有必要读一读《查令十字街84号》 或是由这书改编的电影。而今,《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也在国内出版了。它是《查令十字街84号》的续集,当知道了《查令十字街84号》 的故事,就越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后续。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是女作家海莲·...
评分《查令十字街》因为电影火爆了第二次,为啥说第二次,因为这原本就是一本“爆书”。 在我心里,海莲汉芙跟山本文绪一样,都是那种非常狡黠的女人,她们都很擅长“生活”,把生活里的一些琐碎写的如此迷人且有趣,她们那治愈且充满好奇心的文字,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有种被治愈的...
评分十年前读那本书信集,为海莲和弗兰克的书信友谊感动,十年后,它的续集《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也刊印了,在书店看到的那刻心里小小激动了下。 其实,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海莲与弗兰克书信往来的具体内容了,只是感动于一份维持二十年的书信情谊,真真印证了木心的那句“从前...
评分 评分十年前读那本书信集,为海莲和弗兰克的书信友谊感动,十年后,它的续集《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中文版也刊印了,在书店看到的那刻心里小小激动了下。 其实,我已经记不得当时海莲与弗兰克书信往来的具体内容了,只是感动于一份维持二十年的书信情谊,真真印证了木心的那句“从前...
多么希望我在去伦敦前读过这本书
评分You are 15 years late. But it's okay.
评分利用工作的间隙读完了这本日记,just love the way she told the story
评分感觉算是84的延续,但又不是,仅仅去书店的那几次也都是草草了事的,因为本身已经什么都没有,仅仅是那个地方了,人走了,书没了。Helene对于伦敦的那种向往源自很多事情,当她真正到了这里,就像是一场重逢,和老朋友的重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pb,最开始两人相处的很简单,但是逐渐了解以后,pb真的是一个好朋友兼好向导。十五年晚吗?可能是晚了,连Helene都觉得晚了,但是也许也不晚,没有那么多的完美,就像是即便到了伦敦,最后也没看到伦敦塔,有时候相遇就够了,更何况frank已经离开了
评分有点失望 真心觉得作者的文笔不怎么样 又或者本身这样的写作方式就不是我的菜 不知道为什么 虽然英国是作者心心念念想去的国家 但还是读出了一丝普遍美国人dislike英国文化的态度 anyway I don't like it very muc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