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女性日记》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日记文学的选集,是日本古代散文随笔文学的瑰宝。这些日记笔录了作者身边的小事,有爱恨情仇,也有欢喜悲伤,既有对现实的抗争,也有寻求灵魂的宁静。内容包括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更级日记四种。
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共3卷,纪录了她与兼家结婚后20年间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的贵族生活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贵族妇女对自身地位的反省,真挚动人。
《紫式部日记》记叙了作者在宫中的见闻与感受,流露了对现实的不安忧愁与苦恼的心情及其反抗的精神。
藤原道纲母生卒不详,是大贵族藤原兼家的众多妻子之一,为有名的女歌人。她被称为道纲母,是因为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不传其名,而借用其子藤原道纲来称呼。
紫式部(973?-1014?),日本女作家、歌人,因创作《源氏物语》而文名远扬。她官名藤式部,因《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传颂,又称作紫式部。
和泉式部(978-1034年左右),本名不详,幼名御许丸。随年龄增长,也被称为江式部,雅致女式部。
宫廷生活哪怕是才女写就,文采斐然,词章雅致,但那种苦味还真是…清少纳言和林徽因微妙相似感。紫式部成熟世故稍显刻薄。菅原简直怨气冲天太也可怜。怨妇日记那个还真是宫廷特有贵族弱女。 看《源氏物语》的时候觉得夕颜在光源氏的众姬妾中满是寥落,不像六条那么文艺中二隐...
评分论文资料
评分读得有些浑浑噩噩的,总体而言,《蜻蛉日记》=怨妇手记,《和泉式部日记》=小三手记,紫式部的日记还带有一些思辨性和对人情世道的感悟,而《更级日记》则是所有日记中翻译最好的一部。
评分同是不安,道纲母:为什么不来,为什么不来,为什么不来。和泉式部:来了真好,来了真好,来了真好。更级真是文艺女青年鼻祖,读小说,幻想自己是夕颜、浮舟,有佳容美发,只是祖师奶奶年纪大了也会说培养幼子使仓廪殷实,企盼“依仗之人官运亨通”(此处应有23333333)。紫式部相较之下,不仅刻薄,而且无聊,《源氏物语》就已经觉得过分,日记就更不谈了,全是官名+衣服流水(高帅富,白富美、hermus、dior、香奶奶,上面还有最厉害的中宫和主上……)。
评分有人说日本文学展现其文化中女性气质(阴性)的一面。有些道理。很细腻,所以需要耐心,以平和的心绪来看。最喜欢蜻蛉日记,最诚挚,也最风雅,我很喜欢藤原道纲母的笔触。和泉式部日记一般,最初杜鹃声的问答挺有情致,后面的内容虽然也有风雅的才气,但就没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紫式部日记和更级日记都不怎么喜欢,尤其是紫式部日记,由于供职宫廷,担心内心的想法被人看到而违心地写些话语和事件,让我觉得很悲惨。更级日记太粗朴了,杂乱缺略的样子,太不风雅,可能和作者的地位和译者也有关系?
评分因为想读《源氏物语》的资料而找的这本书,略有些失望。可赞叹的是和歌的译法,没有限于字数,又特别注重叹词的译出。和歌中有不少用作音节的字,类似虚字,又能表示语调情感,虽无意思却有意味,正如不同语调的“啊”可表示不同意思一样。我以为这是不可不注意的奥妙之处,这里就做得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