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上下册)

纳粹德国(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克劳斯・费舍尔
出品人:
页数:787
译者:萧韶
出版时间:2005-2-1
价格:5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38715
丛书系列:汉译大众精品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德国
  • 纳粹
  • 二战
  • 德国历史
  • 政治
  • 犹太人
  • Hitler
  • 纳粹德国
  • 历史
  • 二战
  • 德国
  • 政治
  • 上册
  • 下册
  • 20世纪
  • 独裁
  • 反人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19世纪下半叶第三帝国的起源到它灾难性的毁灭,菲舍尔成功地对第三帝国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分析。这是一个十年计划的结果,并且有效地利用了许多新的资料和许多新的观点。在书中,菲舍尔对集权主义起源的论述是卓越的。对以下问题的讨论,如纳粹主义的魔力、第三帝国实际运作的方式、在纳粹体制下什么东西可能生存、与大屠杀相关的许多难题、德国之罪等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一切,都使得本书成为研究希特勒德国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评价:

一部最好的第三帝国史。它填补了长期以来的空白,因此可能成为今后几代人的基本读本。

——瓦尔特

菲舍尔一书的独到之处是对纳粹运动的初期阶段、这个运动的人物、他们的社会背景和部分的病理学背景给予了关注。菲舍尔具有以可读的、清晰的方式展示富有争议的学术资料的诀窍。

——格哈德·霍夫迈斯特

一部杰出的成功之作。假如我能够拥有惟一一部第三帝国历史的话,本书就是我的选择。菲舍尔对集权主义起源论述的章节是卓越的,这也体现在他对以下问题的讨论当中,其中包括:纳粹主义的魔力、第三帝国实际运作的方式、在纳粹体制下什么东西可能生存、与大屠杀相关的许多难题、德国之罪的问题,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本书成为研究希特勒德国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总之,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一部单卷本优秀得多。

——罗伯特·怀特

从19世纪下半叶第三帝国的起源到它灾难性的毁灭,菲舍尔成功地对第三帝国进行了有条不紊的的分析。这是一个十年计划的登峰造极的结果,并且有效地利用了许多新的资料和许多新的观点。

——《图书馆杂志》

菲舍尔是一位富有理智的历史学家,他所完成的庞大工作是对目前所知道的希特勒和他罪恶帝国杰出、清晰、全面和敏锐的综合。

——《外交事务》

菲舍尔具有杰出的综合能力。他善于从矛盾、复杂的事件和人物中编织出连贯的、织体丰满的故事。他具有叙述引人入胜细节的眼光。

——《基督教世纪》

作者简介

克劳斯·费舍尔(Klaus P.Fischer,1942- ),德国历史学家、哲学家

目录信息

上册
第一章 集权主义的诸种起源
欧洲背景
德国背景
第二章 军事失败和经济崩溃的心理创伤,1919—1923
第二帝国的终结
处于革命骚乱中的德国
魏玛和凡尔赛
政治混乱、暴动和金钱的终结
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的兴起
希特勒的祖先
童年时代的人格定型
青春期的幻想
无家可归的局外人,1908—1913
希特勒在慕尼黑,1913—1914
战争拯救了希特勒,1914—1918
观念的诞生结论 1919——1923
结论
第四章 纳粹党的兴起,1919--1923
从红色革命到白色反革命,1918—1919
纳粹党的起源和成长
党的成员、财政和准军事组织
第五章 啤酒屋政变及其后果
1923年11月8—9日希特勒政变
对希特勒的审判
兰德斯堡和《我的奋斗》
纳粹党的分裂
第六章 政治荒野的年月,1924一1929
魏玛共和国破裂
希特勒重建纳粹党,1924--1929
杨格计划和大萧条的来临
第七章 纳粹党掌权
议会民主的崩溃
纳粹党的崛起和勃鲁宁的终结
巴本和施莱彻尔时期
致命的拥抱:保守主义的中坚分子选择了希特勒
结论 谁支持了希特勒?
第八章 权力的稳固,1933—1934
纳粹党对政府的攻击
一体化的方法和工具
蜂鸟行动:清洗罗姆
下册
第九章 集权主义的种族国家
元首和元首原则
纳粹党
国家体制
国中之国:党卫队
第十章 纳粹德国的生活
大众诱惑的美学和心理学
青年和教育
妇女和家庭
宗教和教会
纳粹统治下的文化状况
经济和劳动力
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
第十一章 通向战争之路,1933—1939
第十二章 闪电战:德国权力的扩张,1939--1941
第十三章 欧洲新纳粹种族主义秩序
第十四章 纳粹德国的战败,1942—194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读了个开头,感触颇多,且先记之。 费舍尔以细致的笔触填补了德国一战到二战间的历史,这种以细节的堆砌描摹真实历史形状的方法往往吃力不讨好。一方面,作者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必然进行费心费力的考证。另一方面,读者对此未必领情,因为在没有高超写作手法的驾驭下,庞杂细节...  

评分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王 军   希特勒不是通过政变,也不是通过武装暴动取得政权。希特勒是通过当时魏玛共和国正式的政治程序被总统兴登堡认命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修正了政治路线:决定通过民主的手段消灭魏玛共和国及其民主制度。也就是说,经由...  

评分

这本书我很喜欢,是我在考公务员的时候买的.很奇怪的是它重新让我有了爱国主义这种情绪.我觉得希特勒是个比较疯狂的爱德国的外国人. 不过我公考最后没有录取.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内政写的多。

评分

此书上册描述极权主义国家甚广甚深,下册读来一般。

评分

讲真,kmt才是跟nazi最有亲缘关系的。当然,前者低能得多。常凯申就是个弱智版希特勒。

评分

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对纳粹的兴起和运行规律进行有创见的分析。

评分

文章有点拗口,没啥子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