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

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英] 本·福凯斯
出品人:
页数:295
译者:张金鉴
出版时间:1998-11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0929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东欧
  • 历史
  • 共产主义
  • 政治
  • 马克思主义
  • 政治学
  • 苏东研究
  • 世界历史
  • 东欧共产主义
  • 兴衰
  • 冷战
  • 社会主义
  • 历史
  • 政治制度
  • 苏联影响
  • 解体原因
  • 意识形态
  • 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
序言
缩略语一览表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北部国家的夺权斗争
第三章 匈牙利及其南方国家的夺权斗争
第四章 高度斯大林主义化
第五章 斯大林逝世后的东欧
第六章 安静的岁月(1957-1968年)
第七章 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主义改革的高潮与失败
第八章 勃列日涅夫年代:惊慌的上层和反抗的群众
第九章 1980-1981年波兰不成熟的革命
第十章 衰落与崩溃
附录 统计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首先,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并不算差,甚至到80年代经济上也没有明显要走到尽头的迹象(冷战另一边也完全没有料到)。同时,这个制度依然成就巨大:较高的增长、就业保障、医疗和教育保障。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直击命门:为什么所有成就似乎都被视为理所当然,不算是什么“优越性”。这样说来,或许问题还是在于“政治”上的——而改革的大多数方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点:如何在一个基本消灭剥削的社会里实现民主。可以说,南斯拉夫算是开了一个“坏头”,赫鲁晓夫接着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之后,东欧的改革方向基本上在引入市场和雇佣劳动(南斯拉夫模式)和指令性经济(所谓“斯大林模式”中转圈,没有考虑计划经济+工人民主(比如鞍钢宪法的尝试)的可能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资本主义是反民主的,那出路何在?

评分

史料详尽,虽有一定倾向性,但确实是国内公开出版的相关题材的最佳作品了。

评分

首先,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并不算差,甚至到80年代经济上也没有明显要走到尽头的迹象(冷战另一边也完全没有料到)。同时,这个制度依然成就巨大:较高的增长、就业保障、医疗和教育保障。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直击命门:为什么所有成就似乎都被视为理所当然,不算是什么“优越性”。这样说来,或许问题还是在于“政治”上的——而改革的大多数方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点:如何在一个基本消灭剥削的社会里实现民主。可以说,南斯拉夫算是开了一个“坏头”,赫鲁晓夫接着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之后,东欧的改革方向基本上在引入市场和雇佣劳动(南斯拉夫模式)和指令性经济(所谓“斯大林模式”中转圈,没有考虑计划经济+工人民主(比如鞍钢宪法的尝试)的可能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资本主义是反民主的,那出路何在?

评分

首先,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并不算差,甚至到80年代经济上也没有明显要走到尽头的迹象(冷战另一边也完全没有料到)。同时,这个制度依然成就巨大:较高的增长、就业保障、医疗和教育保障。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直击命门:为什么所有成就似乎都被视为理所当然,不算是什么“优越性”。这样说来,或许问题还是在于“政治”上的——而改革的大多数方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点:如何在一个基本消灭剥削的社会里实现民主。可以说,南斯拉夫算是开了一个“坏头”,赫鲁晓夫接着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之后,东欧的改革方向基本上在引入市场和雇佣劳动(南斯拉夫模式)和指令性经济(所谓“斯大林模式”中转圈,没有考虑计划经济+工人民主(比如鞍钢宪法的尝试)的可能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资本主义是反民主的,那出路何在?

评分

史料详尽,虽有一定倾向性,但确实是国内公开出版的相关题材的最佳作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