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蔭下

祖蔭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作者:许烺光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王芃
出版时间:2001-7
价格:NT$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6385773
丛书系列:许烺光著作集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社会学
  • 田野调查
  • 中国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
  • 民族志
  • Anthropology
  • 家族史
  • 回忆录
  • 历史
  • 社会
  • 文化
  • 个人经历
  • 传记
  • 中国
  • 近代史
  • 口述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撰写的《祖荫下》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书中以西镇“民家人”的家与亲属制度作为代表 ,分析整个中国情况的做法也由此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对西镇的重访发现经历了 50多年变迁的西镇仍然生活在“祖荫下” ,他们在七月祭祖的同时 ,会在正二月间祭 拜当地的保护神———本主。他们的认同也存在着编撰家谱所呈现出的“汉人族源认同”与强烈的“白族认同”两个方面 ,是一种“双重认同”。“祖荫下”生活着的是一群不能仅仅用“汉人”来理解的多元文化群体

作者简介

许烺光,心理人类学开创者之一,美国人类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此书初版于1947年,作者是美国华裔人类学家,并曾任校长,初版书名为《祖荫下:中国文化与人格》,是作者在云南任教时在距大理下关34公里处喜洲进行田野调查的成果,无意中保存中国社会大变前的西南的传统乡村,这乡村与外界的交流导致它并不闭塞,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1967年...  

评分

作者称,他更多是用社会调查和常识写作了本书,但其实也融合、并借鉴了诸多人类学的分析框架和模式。子嗣、婚丧嫁娶、教育、社会流动和被概念化的文化道德,构成了解读基层社会的钥匙,许烺光想通过解剖一个乡土社会的个案,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社会流动、乃至王朝兴衰给出自己的...  

评分

此书初版于1947年,作者是美国华裔人类学家,并曾任校长,初版书名为《祖荫下:中国文化与人格》,是作者在云南任教时在距大理下关34公里处喜洲进行田野调查的成果,无意中保存中国社会大变前的西南的传统乡村,这乡村与外界的交流导致它并不闭塞,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1967年...  

评分

许老师开篇在再版序中提出,有些人难以理解为何中国从一个千年传统不断的封建社会,一跃而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许老师解释说,老百姓没变,只是领导人变了。他说,传统是很难一下子变的,比如喜洲人在41-43年的时候,还是非常迷信,而不相信现代医学。实际上,传统并非如许老师说...  

评分

据说这是中国人类学四本经典之一(其他三本的作者分别是费孝通林耀华杨懋春)。 有些书,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会很有意思。比如这本,你如果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的话,你会觉得,中国人就像澳洲土著一样神秘。对,没错,那些经常说中国神秘的人就是你现在的感觉。 ...  

用户评价

评分

许烺光先生对喜洲文化的细描很精彩,婚丧嫁娶的仪式细节、住宅的结构、灵魂世界的神灵,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但从个性结构进行的分析,用来说明家族富不过三代是足矣,但想推及更广阔的社会流动、王朝兴衰,是力度不够的 。

评分

许烺光也是希望借宗教与民间信仰来拟构中国文化后面的思维模式

评分

我先省省吧

评分

浏览了一下后面几章。要从文化结构归纳总结出个性结构,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里面谈到两性个性差异的地方倒是很有趣,说喜洲的女性在个性上的差异只是量的而非质的,女性被视为不成熟的永远长不大的男性。作者在这里引用了托尔斯泰对于契科夫小说中的完美女性的评论,作为喜洲人不能够理解所谓“女性气质”的反面说明。这个引用也是怪神奇的。

评分

浏览了一下后面几章。要从文化结构归纳总结出个性结构,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里面谈到两性个性差异的地方倒是很有趣,说喜洲的女性在个性上的差异只是量的而非质的,女性被视为不成熟的永远长不大的男性。作者在这里引用了托尔斯泰对于契科夫小说中的完美女性的评论,作为喜洲人不能够理解所谓“女性气质”的反面说明。这个引用也是怪神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