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诗词 龙榆生 大家小书 词学 古典文学 文学 文学研究 诗词入门
发表于2025-02-03
词学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龙榆生先生毕生治词心血的结晶。他将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心得与填词经验,融会贯通,冶于一炉,从而构成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专著。比之从前所作,在理论上更加概括、更加深刻、更加系统。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曲概论》、《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入门必读。
评分主講格律,當複習。
评分我一开始看序以为读完就可以作词了,结果暴风哭泣。很“技术”的一本小书,四声对偶结构还有韵对感情的影响都交代得很清楚,举例很多。只是对我这个已经被北方音系去掉了入声的人困难……总结一下散乱在第一二章和附录里的史也很有意思∶温庭筠初开倚声填词之风气,即经唐末五代之乱离,教坊乐人集于安偏之地。韦庄狭歌词种子植于成都,遂开西蜀词风之盛;李氏父子保有江南,留心文艺,周氏善乐,冯相喜歌,朝野上下,相率成风,遥遥以对西蜀之花间词。北宋既一,慢曲长调渐兴,张先柳七,筚路蓝缕。苏门淡薄,收拾不住,于是立志正风。花间为皂隶,柳氏为與台。后更有贺方回、周邦彦,你方唱罢我登场。南宋衰飒悲凉,格局宕大,幼安易安,一时双壁。白石新调,梦窗丽词,宋季诸家则托意幽隐。斯不易矣。
评分特别好的词学入门书 /心
评分Save my life..
龙榆生先生长于推论,与致力于词籍校勘、词学评论的唐圭璋先生,专心于考证的夏承焘先生并称现代词学界三大宗师。而读过龙先生《词学十讲》后,却不得不从书中三个附录谈起。 附录一:四声的辨别和练习 书中引周德清《中原音韵》并入声与平、上、去三声中,强调平声最轻且长,...
评分词不称“作”而称“填”,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不像散文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恰相谐会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 每一曲调的构成,它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必得和作者所要...
评分要想全面了解词的特点,历史渊源,创作和欣赏方法,此书力荐。但没有一定基础的不容易读懂,里面有很多专业词汇没有过多解释,但浓缩的都是精华。 即使没有心思做研究的同学也可以读一读,因为这里提到了很多欣赏方法,从他的角度,你会发现词里还隐藏着另一个世界...
评分词不称“作”而称“填”,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不像散文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恰相谐会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 每一曲调的构成,它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必得和作者所要...
评分龙榆生先生长于推论,与致力于词籍校勘、词学评论的唐圭璋先生,专心于考证的夏承焘先生并称现代词学界三大宗师。而读过龙先生《词学十讲》后,却不得不从书中三个附录谈起。 附录一:四声的辨别和练习 书中引周德清《中原音韵》并入声与平、上、去三声中,强调平声最轻且长,...
词学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