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部隊”和侵華戰爭

“筆部隊”和侵華戰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齣版社
作者:王嚮遠
出品人:
頁數:324
译者:
出版時間:2005-6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04077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日本
  • 文學
  • 曆史
  • 侵華
  • 日本文學
  • 戰爭
  • 王嚮遠
  • 日本文人
  • 侵華戰爭
  • 筆部隊
  • 曆史教育
  • 抗日戰爭
  • 愛國主義
  • 戰爭題材
  • 兒童讀物
  • 紅色文化
  • 抗戰精神
  • 曆史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侵華戰爭中,大多數日本“文學傢”積極“協力”侵華戰爭,形成瞭一支以筆為槍的特殊部隊——“筆部隊”。他們有的應徵入伍,成為侵華部隊的一員;有的作為“從軍作傢”開往前綫,為侵華戰爭搖旗呐喊。更多的人加入瞭各種各樣的軍國主義文化和文學組織,為侵華戰爭推波助瀾。他們在其所炮製的侵華文學中,或煽動戰爭狂熱,把戰爭說成是“聖戰”;或把戰爭責任強加給中國,為侵略戰爭強詞爭辯;或把日軍的殘暴徑加以美化,大書“皇軍”的“可愛”和“勇敢”;或醜化中國人民,寫他們如何愚昧野蠻;或歪麯淪陷區的狀況,鬍說中國老百姓和“皇軍”如何“親善”;或對淪陷區文壇進行乾預浸透,對淪陷區民眾施行奴化教育和欺騙宣傳……

  本書對日本的“筆部隊”及其侵華文學做瞭深入的研究與批判,是國內外第一部係統完整而又簡明扼要的日本侵華文學史的研究著作。它對於我們瞭鮮為人知的“筆部隊”及其所作所為,對於弄清日本文學與軍國主義的關係,對於深入認識軍國主義的實質及其危害,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著者簡介

王嚮遠,1962年生於山東,文學博士。1987年起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1996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起擔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東方文學、比較文學、翻譯文學、中日關係等方麵的教學與研究。近十年來獨立承擔國傢級、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發錶文章100餘篇。已齣版《東方文學史通論》《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二十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東方各國文學在中國——譯介與研究史述論》《比較文學學科新論》《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翻譯文學導論》《中國文學翻譯十大論爭》(與陳言閤著)《比較文學一百年》(與樂黛雲教授閤著)《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爭》《日本右翼言論批判——“皇國”史觀與免罪情結的病理剖析》等論著及《初航集——王嚮遠學術自述與反響》13種。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一章 日本文壇與日本軍國主義侵華“國策”的形成/6
第二章 七七事變前日本的對華侵略與日本文學/24
第三章 日本對我國東北地區的移民侵略及其“大陸開拓文學”/45
第四章 日本殖民作傢所謂“滿州文學”/64
第五章 “筆部隊”及其侵華文學/83
第六章 “軍隊作傢”及其侵華文學/107
第七章 日本的侵華詩歌/131
第九章 石川達三的真話與謊言/171
第十章 炮製侵華文學的“國民英雄”火野葦平/188
第十一章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與日本對淪陷區文壇的乾預滲透/210
第十二章 “亞細亞主義”、“大東亞主義”及其禦用文學/237
第十三章 日本有“反抗文學”嗎?/260
第十四章 日本戰後文壇對侵華戰爭及戰爭責任的認識/278
附錄:日本的侵華文學與中國的抗日文學——以日本士兵形象為中心/300
主要參考文獻/317
後記/320
再版後記/32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就一點意見,參加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關露”是土共地下工作者,應該單獨說明一下的。

评分

當做資料書看看就好,敘述稍帶階級鬥爭氣。忽略瞭日本作傢首先是日本人的前提。日本沒有反戰文學,讀來一陣陣刺痛。大概那時候的日本作傢也是喊著天皇萬歲而並不以為自己錯瞭吧。

评分

研究的範圍真是小呀!

评分

冷靜下

评分

2015-01-24從文學角度看“開拓團”“滿洲國”“宣撫”“亞細亞主義”“大東亞聖戰”“大東亞共榮圈”。文人們隨波逐流不斷加強這個國傢的狂熱,最後不也是幻滅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