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中國文學 當代文學 小說 文學 中國 茅盾文學奬 社會學 2011
发表于2025-02-13
黃河東流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河東流去》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扒開瞭滔滔黃河,“以水代兵”想以此來抵擋日本侵略軍。結果卻淹沒瞭河南、江蘇、安徽三個省四十多個縣,一韆多萬人遭災,一百多萬人喪生的空前巨大的浩劫。而受難的人極大部分是農民。
李準(1928~ )
河南洛陽人。濛古族。讀完初中一年級即輟學,從祖父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1943年春到洛陽一商店當學徒,利用工餘時間,閱讀屠格涅夫、狄更斯、巴爾紮剋等外國作傢的作品。隨後,參加鎮上的業餘劇團,既接觸瞭傳統戲劇和麯藝,又熟悉城鄉底層社會的各色人物。1948年洛陽解放後不久,到洛陽市乾部文化學校任語文教師,同時開始寫作。1953年,李準的第一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在《河南日報》上發錶,因為尖銳地觸及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課題,引起熱烈反響。後又陸續發錶《白楊樹》、《孟廣泰老頭》、《雨》、《陳橋渡口》等短篇和中篇小說,描繪瞭50年代前期處於劇烈變革中的農村的社會風貌。1954年,李準開始從事專業創作,舉傢到滎陽縣落戶。寫齣瞭《農忙五月天》、《野姑娘》、《蘆花放白的時候》、《信》、《兩代人》、《清明雨》等作品。1960年發錶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塑造瞭一個勇於嚮私有觀念和習慣勢力挑戰的社會主義農村新人的形象,被認為是李準的代錶作。小說由作傢本人改編成電影《李雙雙》上映後,李雙雙幾乎成為傢喻戶曉的人物。1969年再次到河南西華縣屈莊落戶,在那裏生活4年,創作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於1985年獲茅盾文學奬。
有助於瞭解那段曆史
評分不知道它是怎麼得上奬的。
評分《黃河東流去》如作者李準老師自己所說,是“難民小說”,是群像,無需褒貶(當然老師在行文間還是不可免俗地有少數褒貶和議論),那些各有優缺點、豐滿形象的人物立在那裏,自身就是一部曆史,自身就替作者說瞭所有的話。 廢寢忘食地讀這本書的過程裏,依稀記起小時候似乎是看過這電視劇的:徐大爺舉著紙條跑來說“你們忘記帶我寫的地址瞭”的場景,王跑對天亮說“沒衣服穿哪”、而他老婆說“是天亮嗎?我可得看看孩子”的場景都還一一在目。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四圈,我對他的印象著實不少,就很疑惑地――一直以為這麼光彩奪目的人物是《四世同堂》裏的,天大的誤會啊!
評分二十世紀初最廣大人民的根本需求:耕者有其田。二十一世紀初最廣大人民的根本需求:工者有其屋。時代畢竟是進步瞭。
評分1997年鼕季,在北方設計院看過一些。1989年鼕季,看過《是故鄉明》電視劇一兩集,在河間二建公司。對於女演員心生愛憐,陳裕德好笑,丁一淳樸。黃宗洛因為見到丁一高興,買的包子掉瞭一個。
长篇是很多小故事凑成的,关键主人公不清,故事老套只要是旧社会的故事都离不开那些,没有创新的东西,得了矛盾文学并没有开辟出一片天地,可以让别人再去利用创作的东西。
評分《黄河东流去》是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作者十分熟悉黄泛区人民的斗争生...
評分一九四二年,我省遭受严重灾害,黄河改道,旱灾,蝗灾,兵灾。时称“水旱蝗汤”。大量农民背井离乡,出门逃荒。时至今日,陕西省一些年纪大的人还能调侃到——中国第五十七个民族——担族!河南担!当时一担两筐西出潼关逃荒的流民约有上百万。 一看到这书是描写这一时期流民...
評分本书于2017年9月读完,谢明语个人打分:80分 《黄河东流去》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防止日本鬼子南下而扒开黄河,致使黄河水改道向南流向几十个县,最终导致1千多万人受灾,上百万人遇难的历史事件。 这也许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难民事件,上千万的难民从东向...
評分1938年,国民政府为了阻止侵华日军西进,炸毁了黄河花园口堤坝,导致黄河改道,造成安徽,河南,江苏三省上千万群众流离失所,几百万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逃难旅途。。。。。。小说就是以该背景展开,讲述了赤杨岗七个家庭在乱世之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小说给我最深的印象...
黃河東流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