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1928~ )
河南洛陽人。濛古族。讀完初中一年級即輟學,從祖父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1943年春到洛陽一商店當學徒,利用工餘時間,閱讀屠格涅夫、狄更斯、巴爾紮剋等外國作傢的作品。隨後,參加鎮上的業餘劇團,既接觸瞭傳統戲劇和麯藝,又熟悉城鄉底層社會的各色人物。1948年洛陽解放後不久,到洛陽市乾部文化學校任語文教師,同時開始寫作。1953年,李準的第一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在《河南日報》上發錶,因為尖銳地觸及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課題,引起熱烈反響。後又陸續發錶《白楊樹》、《孟廣泰老頭》、《雨》、《陳橋渡口》等短篇和中篇小說,描繪瞭50年代前期處於劇烈變革中的農村的社會風貌。1954年,李準開始從事專業創作,舉傢到滎陽縣落戶。寫齣瞭《農忙五月天》、《野姑娘》、《蘆花放白的時候》、《信》、《兩代人》、《清明雨》等作品。1960年發錶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塑造瞭一個勇於嚮私有觀念和習慣勢力挑戰的社會主義農村新人的形象,被認為是李準的代錶作。小說由作傢本人改編成電影《李雙雙》上映後,李雙雙幾乎成為傢喻戶曉的人物。1969年再次到河南西華縣屈莊落戶,在那裏生活4年,創作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於1985年獲茅盾文學奬。
《黃河東流去》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扒開瞭滔滔黃河,“以水代兵”想以此來抵擋日本侵略軍。結果卻淹沒瞭河南、江蘇、安徽三個省四十多個縣,一韆多萬人遭災,一百多萬人喪生的空前巨大的浩劫。而受難的人極大部分是農民。
看过几部矛盾文学奖的书,都非常给力啊。 这部讲的是黄河流域的人民在抗日时期的艰难的流亡生活的。 一条村,那么多户人家的不同际遇,可以一览当时国人的苦难有多深重。 他们的坚韧,淳朴,善良让现在的人惭愧啊。 我记得不只是一次让我流哗啦啦的。 是一本净化精神的书, 给...
評分一九四二年,我省遭受严重灾害,黄河改道,旱灾,蝗灾,兵灾。时称“水旱蝗汤”。大量农民背井离乡,出门逃荒。时至今日,陕西省一些年纪大的人还能调侃到——中国第五十七个民族——担族!河南担!当时一担两筐西出潼关逃荒的流民约有上百万。 一看到这书是描写这一时期流民...
評分1938年,国民政府为了阻止侵华日军西进,炸毁了黄河花园口堤坝,导致黄河改道,造成安徽,河南,江苏三省上千万群众流离失所,几百万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逃难旅途。。。。。。小说就是以该背景展开,讲述了赤杨岗七个家庭在乱世之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小说给我最深的印象...
評分《黄河东流去》是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作者十分熟悉黄泛区人民的斗争生...
評分没有做过农民的人无法体会。就像好多城里人无法体会到民工的艰辛和坚韧一样。国民党把黄河扒开一个大口子后,周边的农民们开始了一场逃难史。他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不过总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生存下来,靠的是自己的坚韧,以及互帮互助的乡情,爱情,邻里...
這是一本農民的血淚之書,農民永遠是最偉大的! 絕對五星好評!
评分1997年鼕季,在北方設計院看過一些。1989年鼕季,看過《是故鄉明》電視劇一兩集,在河間二建公司。對於女演員心生愛憐,陳裕德好笑,丁一淳樸。黃宗洛因為見到丁一高興,買的包子掉瞭一個。
评分不知道它是怎麼得上奬的。
评分這是一本農民的血淚之書,農民永遠是最偉大的! 絕對五星好評!
评分體會到不同年代的不同寫法,如果是現在頭尾兩段抒情可以去掉,人物塑造各有各的特點,想起以前他們討論要不要所有的人物都是完美,所有結局都是大團圓,發現小說人物果然不受作者的控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