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

中國禮學在古代朝鮮的播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彭林
出品人:
頁數:350
译者:
出版時間:2005-5
價格:20.00元
裝幀:簡裝本
isbn號碼:978730108612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禮學
  • 東亞
  • 朝鮮
  • 文化史
  • 文化交流
  • 彭林
  • 中外交通
  • 禮學
  • 中國禮學
  • 古代朝鮮
  • 禮製傳播
  • 文化交流
  • 東亞禮學
  • 曆史研究
  • 朝鮮社會
  • 儒傢思想
  • 禮學發展
  • 文化傳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就儒傢化的程度而言,古代朝鮮是中國本土之外最為徹底的地區。

盡管中國與古代朝鮮在地緣上接壤,山水相依,但彼此在文化上的差異原本卻是非常之巨大。從語言學的角度而言,中國屬於漢藏語係,朝鮮屬於阿爾泰語係,相互的溝通存在著很大障礙;從風俗的角度而言,兩地更是大相徑庭,這是見諸《史記?朝鮮列傳》的記載的。是什麼力量使古代朝鮮走上瞭儒傢化的道路?朝鮮的儒傢化經由瞭怎樣的途徑?這是東亞儒傢文化圈研究的重要課題。不無遺憾的是,盡管中韓建交以來,兩國學術交流相當頻繁,但很少有學者厝意於此。

本書各篇是在國內陸續撰寫的,常常因為資料缺乏而擲筆中輟。2000年夏,我專程到漢城成均館大學圖書館搜集資料,在整整一個月之中,我查閱瞭高麗時代,朝鮮時代所有學者的文集資料。復印瞭近百公斤重的資料。由於終日伏案,頸部肌肉嚴重受傷,又值酷暑,晚上無法入睡,現在迴想起這段難忘的經曆,依然令人唏噓不已。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弁言
第一章 中國古禮在三國時代的初步傳播
一 紀元前朝鮮半島的曆史文化
二 三國時代朝鮮半島的社會狀況
三 高句麗、百濟、新羅與中國的交往
第二章 高麗時代的禮製
一 高麗與中國的交往
二 成宗製禮
三 高麗禮製格局的形成
四 祭祀天神地祇
五 祭祖
六 喪服與國恤
七 文廟祭祀
八 軍禮
九 賓禮與冕服製度
十 嘉禮
十一 佛教的興盛與禮製的衰落
十二 高麗禮製檢討
第三章 論《硃子傢禮》在朝鮮時代的播遷
一 硃熹與《傢禮》
二 《傢禮》的東傳
三 《傢禮》之研究
四 《傢禮》的普及與推廣
五 《傢禮》的朝鮮化
六 朝鮮儒林傢庭禮儀的範式化
第四章 硃熹禮學與朝鮮時代鄉風民俗的儒傢化
一 《小學》與《童濛須知》
二 學令
三 鄉約
四 鄉射禮與鄉飲酒禮
五 傢範
第五章 《經國大典》與朝鮮時代的瞭官禮
……
第六章 《國朝五禮儀》與朝鮮禮儀製度的確立
第七章 乾嘉進期朝鮮學者的燕行
第八章 朝鮮時代的禮訟
第九章 寒岡鄭逑《五先生禮說》初探
第十章 丁茶山禮學與清人禮學之比較研究
第十一章 茶山禮學的兩年特點
第十二章 茶山的考據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180頁,182頁有半葉的敘述重復瞭,可能是編輯疏忽瞭!

评分

中國的禮學製度經朝鮮本土化後大部分為朝鮮所繼承,不過禮學並沒有進入朝鮮的儒學教學,而是迅速本土化,說明禮製還是一國立朝之根本!

评分

180頁,182頁有半葉的敘述重復瞭,可能是編輯疏忽瞭!

评分

中國的禮學製度經朝鮮本土化後大部分為朝鮮所繼承,不過禮學並沒有進入朝鮮的儒學教學,而是迅速本土化,說明禮製還是一國立朝之根本!

评分

中國的禮學製度經朝鮮本土化後大部分為朝鮮所繼承,不過禮學並沒有進入朝鮮的儒學教學,而是迅速本土化,說明禮製還是一國立朝之根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