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

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林
出品人:
页数:350
译者:
出版时间:2005-5
价格:20.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3010861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礼学
  • 东亚
  • 朝鮮
  • 文化史
  • 文化交流
  • 彭林
  • 中外交通
  • 禮學
  • 中国礼学
  • 古代朝鲜
  • 礼制传播
  • 文化交流
  • 东亚礼学
  • 历史研究
  • 朝鲜社会
  • 儒家思想
  • 礼学发展
  • 文化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就儒家化的程度而言,古代朝鲜是中国本土之外最为彻底的地区。

尽管中国与古代朝鲜在地缘上接壤,山水相依,但彼此在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却是非常之巨大。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中国属于汉藏语系,朝鲜属于阿尔泰语系,相互的沟通存在着很大障碍;从风俗的角度而言,两地更是大相径庭,这是见诸《史记?朝鲜列传》的记载的。是什么力量使古代朝鲜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朝鲜的儒家化经由了怎样的途径?这是东亚儒家文化圈研究的重要课题。不无遗憾的是,尽管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学术交流相当频繁,但很少有学者厝意于此。

本书各篇是在国内陆续撰写的,常常因为资料缺乏而掷笔中辍。2000年夏,我专程到汉城成均馆大学图书馆搜集资料,在整整一个月之中,我查阅了高丽时代,朝鲜时代所有学者的文集资料。复印了近百公斤重的资料。由于终日伏案,颈部肌肉严重受伤,又值酷暑,晚上无法入睡,现在回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依然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弁言
第一章 中国古礼在三国时代的初步传播
一 纪元前朝鲜半岛的历史文化
二 三国时代朝鲜半岛的社会状况
三 高句丽、百济、新罗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章 高丽时代的礼制
一 高丽与中国的交往
二 成宗制礼
三 高丽礼制格局的形成
四 祭祀天神地祇
五 祭祖
六 丧服与国恤
七 文庙祭祀
八 军礼
九 宾礼与冕服制度
十 嘉礼
十一 佛教的兴盛与礼制的衰落
十二 高丽礼制检讨
第三章 论《朱子家礼》在朝鲜时代的播迁
一 朱熹与《家礼》
二 《家礼》的东传
三 《家礼》之研究
四 《家礼》的普及与推广
五 《家礼》的朝鲜化
六 朝鲜儒林家庭礼仪的范式化
第四章 朱熹礼学与朝鲜时代乡风民俗的儒家化
一 《小学》与《童蒙须知》
二 学令
三 乡约
四 乡射礼与乡饮酒礼
五 家范
第五章 《经国大典》与朝鲜时代的了官礼
……
第六章 《国朝五礼仪》与朝鲜礼仪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 乾嘉进期朝鲜学者的燕行
第八章 朝鲜时代的礼讼
第九章 寒冈郑逑《五先生礼说》初探
第十章 丁茶山礼学与清人礼学之比较研究
第十一章 茶山礼学的两年特点
第十二章 茶山的考据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的礼学制度经朝鲜本土化后大部分为朝鲜所继承,不过礼学并没有进入朝鲜的儒学教学,而是迅速本土化,说明礼制还是一国立朝之根本!

评分

古代东亚,礼制与政治是雌雄同体,礼制为政治确立秩序和名分,丰满的礼制覆盖住骨感的政治。所以甘怀真说“礼制即权力”。顾炎武尝言“经学即理学”,意在重整经学研究的旗鼓。然以顾炎武为宗师的乾嘉学人,基本上沿着“礼学即经学”的路线挺进。无论出于何种时代形势的变化,朝鲜和清代的礼学都开始崛起,礼学重整家国的经世意味越来越浓。可以说礼学是吾国学术最根本者,在今日多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礼学史也应有许多垦荒之处,如放眼东亚礼制与各国政治、国际关系史的纠缠交错。此书可大概理解朝鲜半岛对中国礼学的吸收,提出一些问题留待后人推进。然出版十余年来,鄙人仍多见以礼论礼之作,未闻礼政互解之书。譬如丁茶山,本是英正时期杰出的政治设计者,经世遗表牧民心书实乃苦思朝鲜制度和世界形势之作,窃以为直追郑三峰,如何仅为一书斋学者?

评分

讀過,作者專長部分比較精彩,其他的就一般般,明顯對朝半島歷史不太精深

评分

古代东亚,礼制与政治是雌雄同体,礼制为政治确立秩序和名分,丰满的礼制覆盖住骨感的政治。所以甘怀真说“礼制即权力”。顾炎武尝言“经学即理学”,意在重整经学研究的旗鼓。然以顾炎武为宗师的乾嘉学人,基本上沿着“礼学即经学”的路线挺进。无论出于何种时代形势的变化,朝鲜和清代的礼学都开始崛起,礼学重整家国的经世意味越来越浓。可以说礼学是吾国学术最根本者,在今日多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礼学史也应有许多垦荒之处,如放眼东亚礼制与各国政治、国际关系史的纠缠交错。此书可大概理解朝鲜半岛对中国礼学的吸收,提出一些问题留待后人推进。然出版十余年来,鄙人仍多见以礼论礼之作,未闻礼政互解之书。譬如丁茶山,本是英正时期杰出的政治设计者,经世遗表牧民心书实乃苦思朝鲜制度和世界形势之作,窃以为直追郑三峰,如何仅为一书斋学者?

评分

中国的礼学制度经朝鲜本土化后大部分为朝鲜所继承,不过礼学并没有进入朝鲜的儒学教学,而是迅速本土化,说明礼制还是一国立朝之根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