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Marianne Dashwood wears her heart on her sleeve, and when she falls in love with the dashing but unsuitable John Willoughby she ignores her sister Elinor's warning that her impulsive behaviour leaves her open to gossip and innuendo. Meanwhile, Elinor, always sensitive to social convention, is struggling to conceal her own romantic disappointment, even from those closest to her. Through their parallel experience of love - and its threatened loss - the sisters learn that sense must mix with sensibility if they are to find personal happiness in a society where status and money govern the rules of love.
This edition includes explanatory notes, textual variant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editions, and Tony Tanner's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al Penguin Classic edition.
伍尔芙曾说过“在所有伟大作家之中,奥斯丁的伟大是最难在一瞬间把握的” 这句话至少对我是十分适用的。 读得第一本奥斯丁的书是《傲慢与偏见》,在高一军训期间读完的。当时觉得莫名其妙,读得兴味索然,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感觉只是一群女人天天参加舞会...
评分 评分弗洛姆在《爱的艺术》的前言里告诉他的读者:“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玛丽安,在《理智与情感》一书中扮演情感角色的姑娘。 爱情是一种心愿,你不能在大街上走走看看就说他没有,因此你要有这样...
非常Austen的书,到底应该sense还是sensibility到现在我也没想通,书里的描写就是人间不是童话……ps.之前看英剧美剧觉得基本听得懂,阅读起来还是觉得吃力
评分没有想到Willoughby之前还引诱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Brandon单恋对象的女儿及他的养女;Robbert和Lucy在一起了;作为男生看其实很敬佩Edward的坚定与正直。
评分英伦乡村爱情
评分英伦乡村爱情
评分奥斯丁的书真的是我最爱了吧。。。。正在努力中。。。。要把她的作品原版全部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